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调查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体脂成份、下肢肌力和血清雌激素、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上海市区50~70岁社区绝经后女性,经DEXA骨密度检测,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共72例,应用MES肌肉骨骼运动分析系统进行体脂成份(含量)、下肢肌力的检测,同时进行应清雌激素(雌二醇)和维生素D(25-OH-D)的测定。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肢肌力与血清雌二醇的相关系数为0.068,而下肢肌力与血清维生素D的相关系数为0.095;体脂成份(含量)与血清雌二醇的相关系数为0.140,而体脂成份(含量)与血清维生素D的相关系数为0.086。但这些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下肢肌力较高的A组,其血清雌二醇和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下肢肌力较低的B组(P〈0.05)。体脂成份(含量)较高的Ⅰ组,其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体脂成份(含量)较低的Ⅱ、Ⅲ组(P〈0.05)。但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这3组中非常接近,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提示雌激素对脂代谢和肌肉功能均有调节作用,而维生素D仅对肌肉功能起作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患者血清雌激素和维生素D的浓度来选择治疗药物,同时可参照患者的体成份和肌力等状况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2.
养血软坚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养血软坚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养血软坚胶囊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率。提示该药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3.
抗骨增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味抗骨增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抗骨增生汤加祛风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35例,与对照组抗骨增生合剂治疗抗骨增生型膝骨关节炎33例比较。结果:治疗组膝关节"拘挛"及"麻木"症状缓解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对其它症状的有效性无差异。结论:抗骨增生汤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剂,同时结合祛风药能够明显改善膝关节麻木、拘挛症状。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温阳通督中药结合理筋手法对颈脊髓机械性压迫损伤家兔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60只,在家兔C5椎体上植入不锈钢螺钉,建立家兔颈脊髓机械性压迫损伤模型,术后观察两个月并进行Tarlov评分后,将造模家兔随机分为中药加手法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和对照组,前三组予手法及药物干预,两个月后颈总动脉取血检测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中药加手法组和中药组在200/s,30/s,5/s,1/s剪切速率下与对照组及弥可保组相比,全血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弥可保组在5/s剪切速率下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降低(P<0.05),而中药加手法组在5/s剪切速率下与中药组相比全血黏度降低(P<0.05)。中药加手法组和中药组的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弥可保组(P<0.05);中药加手法组、中药组和弥可保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督中药结合理筋手法对慢性机械性压迫造成的脊髓损伤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红细胞压积、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从《正体类要》看石印玉教授治伤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体类要》是薛己所著的一部骨伤科名著,许多治伤理论至今仍在伤科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石印玉教授根据数十年的经验,提出的整体疗伤的辨证思想,以及气血为先、筋骨并治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6.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椎病发病的作用,为颈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研究设颈椎病和无颈椎病两组,其中颈椎病组(来源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333例,男119例,女214例;平均年龄(48.11±12.21)岁。无颈椎病组受试者73例(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曙光医院研究生及进修生、部分社区人员),男18例,女55例;平均年龄(45.99±11.47)岁。对两组受试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颈椎生理曲度观测,比较两组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发生率的差异性,并对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无颈椎病组相比,颈椎病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发生率高达95.50%(318/333),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1);且颈椎病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形式较复杂和多样化,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减小占23.12%(77/333),变直占40.84%(136/333),增大占0.60%(2/333),反弓占12.01%(40/333),S形占4.20%(14/333),反S形占2.70%(9/333),上曲下直(以C4为分界点)占4.50%(15/333),上直下曲(以C4为分界点)占7.51%(25/333)。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各型颈椎病早期X线征象,且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形式较复杂和多样化,临床不能笼统称之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而应重视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分型的研究,这将对颈椎病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经方辨证论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善用经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知常达变,变其法,活其用,常获显效.可见经方之捷效,辨证之重要.  相似文献   
38.
试论颈稚病“骨错缝”的影像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颈椎“骨错缝”的医学影像学表现,论述并提出了颈椎“骨错缝”测量的思路与方法。规范、可量化的颈椎“骨错缝”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为颈椎骨错缝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比较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75例肱骨近端骨折,男26例,女49例;年龄22~80岁,平均52.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2.2d;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微创组33例,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30±8.72)岁;Neer分型Ⅱ型22例,Ⅲ型11例;在手法闭合复位后,采用锁定接骨板经肩峰下三角肌小切口插入固定进行治疗.常规组42例,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10±9.29)岁;Ne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5例;手术经常规的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显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后用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分别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切口长度;应用VAS评分记录术后1、3d手术伤口疼痛情况;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记录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并进行两组比较,同时比较两种患者术后肩关节正位X线片上肱骨近端颈干角.结果:75例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微创组手术切口(6.74±0.38) cm,常规组(16.82±1.74) cm,微创组较常规组切口小;微创组出血(110.15±29.49) ml,常规组(326.19±59.71)ml,微创组较常规组出血少;微创组手术时间(48.60±10.18) min,常规组(68.84±16.22) min,微创组较常规组手术时间短.常规组3例出现骨不连并再次手术,2例出现肱骨头坏死.微创组Constant-Murley评分88.94±2.57,常规组86.00±3.36,微创组评分高于常规组.结论:手法复位经皮运用锁定接骨板微创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既能减少手术创伤,又能保证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使肩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具有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0.
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仕荣  石印玉 《中国骨伤》2005,18(7):416-419
腰椎间盘突出症确切致痛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脊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被认为与疼痛和特定节段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然而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现象对此提出不同的解释。该文对近年来有关无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其与椎间盘突出物可代偿的椎管储备容量、受累神经根对机械压迫的逃逸避让与弹性延长功能,以及受累神经根低氧消耗与抗缺血性损伤代偿作用等因素有关。这将深化对下腰痛的理解并有助于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