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的思路与程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发病,病因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疾病个体化特征显著,正确及时的疾病诊断是个体化有效治疗的前提。研究证实,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存在多变性。该文系统分析了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选择性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的临床诊断价值,提出系统综合运用以上要素是该病正确及时诊断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姜炳辰  沈佳莹  莫文 《中国骨伤》2020,33(2):178-18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靠的符合肝阳上亢证的颈性眩晕大鼠模型,同时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反应动物眩晕程度的评价方法。方法: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8周龄,体重280~320 g,随机进行分组(每组6只),使用局部注射聚桂醇注射液(硬化剂)与附子汤灌胃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肝阳上亢证颈性眩晕大鼠模型(联合造模组),与单用局部注射硬化剂的大鼠(硬化剂组)、单用附子汤灌胃的大鼠(附子汤组)、空白对照组进行对照,以大鼠通过一段玻璃管的时间(跑管时间)反应大鼠的眩晕程度,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2周、造模后第3周进行观测。结果:附子汤组与空白对照组跑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造模组与硬化剂组跑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化剂组与联合造模组跑管时间延长,不仅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附子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的跑管时间较造模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造模后2、3周的跑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造模方法能有效制成肝阳上亢证颈性眩晕大鼠模型,且跑管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鼠的眩晕程度,为今后颈性眩晕的动物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动物模型与眩晕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1963年Charnley首先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以来,该手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假体设计、制作工艺不断得到改进,而且手术技术也日臻完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髋臼假体与金属股骨头所组合的人工关节被认为是最佳的优化组合,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中大多数非骨水泥固定的人工髋臼是金属外壳与可拆卸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组成。一般聚乙烯内衬与金属壳非常密贴,镶嵌牢靠,有锁定结构,安装时应该很容易〔1〕。临床上有时遇到内衬安装非常困难的情况,而在国内的工具书和文献上却少有报道。笔者曾经遇到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上肢肿胀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上肢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术后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加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芒硝袋外敷。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腕关节周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腕关节Gartland-Werley(G-W)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腕关节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腕关节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周径减少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腕关节G-W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腕关节G-W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芒硝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上肢肿胀的疗效显著,同时还可避免静脉用药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快速康复外科在髋、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重点在于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和优化围术期管理,包括减少创伤和出血,优化疼痛与睡眠管理,预防感染和静脉血栓栓塞症,以及营养支持、麻醉管理、心理辅导、术后随访等,以降低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目的.  相似文献   
16.
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骨伤科诊治较多者为劳损性腰背痛。石印玉教授传承石氏伤科治疗经验,在内服药物治疗方面,以活血固腰为主。近30年来,按照临床辨证所得,石老师又总结出清热活血、温经活血、通督活血等多种不同治法。而对于中年腰背痛患者石老师尤喜采用清热活血法,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兹选取近来诊治的病例一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原始移位程度与骨折愈合后骨折对位质量的关系。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1例,男5例,女36例;年龄50—82岁。平均67.8岁。按Lidstrom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按Fryk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6例,Ⅴ型7型,Ⅵ型4例,Ⅶ型4例,Ⅷ型6例。粉碎性骨折加例。对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评估,并分别对L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1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Dienst复位质量评分,优3例,良21例,优良率为58.5%(24/41)。L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6.7%(13/15)和42.3%(11/26)(P〈0.01);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65.0%(13/20)和52.4%(11/21)(P〈0.05);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1.0%(17/21)和35.0%(7/20)(P〈0.01)。结论:原始移位大的、粉碎性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容易出现短缩和再移位,建议采用经皮穿针、外固定支架及开放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的解剖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确证续断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和阳性药物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将合格受试者以3:1:1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两个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和观察.结果 续断壮骨胶囊对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粗隆等部位的骨矿密度有明显改善,与安慰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续断壮骨胶囊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安慰剂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续断壮骨胶囊能有效提高骨密度,缓解腰背疼痛等症状,疗效好,副作用小,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臀部软组织肉瘤屏障切除和臀部肿瘤分区修复的可能性和效果。方法1992年7月至2004年1月收治臀部肿瘤中资料完整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16~71岁,平均44.3岁。软组织肉瘤12例中,11例采用屏障切除方法切除肿瘤,另4例行边缘切除或经瘤切除。9例作了11块肌皮瓣覆盖缺损。2/15例重建了动力功能。结果软组织肉瘤屏障切除随访时间6—96个月,平均34.5个月。其中2例复发,复发率18.1%,平均复发时间33个月。4例平均术后13个月死亡,屏障切除占2例。11块肌皮瓣中1例坏死20%,余全部成活。结论屏障切除术是软组织肉瘤切除的理想术式,适应证比根治性切除术更广,复发率低于广泛切除术,而可操作性优于广泛切除术。臀部缺损的划区肌皮瓣修复方法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分泌和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精中药调节骨重建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连续酶消化法培养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观察补肾益精药物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ALP)、矿化结节数目以及成骨细胞不同分化时期IGF-I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补肾益精中药能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成骨细胞ALP分泌量,增加矿化结节数;中药组IGF-I的分泌在第7d、第21d时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但在第14d时IGF-I的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成骨细胞IGF-I mRNA表达下调。结论补肾益精中药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IGF-I的表达与分泌发挥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