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4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神经营养因子在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是一个缓慢而且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了细胞、因子、基质和信号通路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迄今为止其基本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 ic factors,NTFs)在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分化、神经再生、突触形成与突触可塑性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其研究已成为目前神经科学领域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即从神经营养因子的角度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在周围神经再生方面的研究。1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发生W aller变性,变性的轴突及其降解产物、巨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32.
介绍施杞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提倡辨病、辨证、辨型相结合,根据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的不同,在运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形成了具有显著疗效的系列经验方。  相似文献   
33.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全身小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前期研究发现,充足的淋巴回流功能有利于RA的恢复。本文主要探讨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治疗本病的疗效及其对淋巴管回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10周龄TNF转基因(TNF-Tg)小鼠为模型,以二陈加桃红四物汤灌胃治疗12周,并选取同窝野生型小鼠作对照,采用Micro-CT观测小鼠的踝关节骨量,采用近红外-吲哚菁绿系统检测小鼠下肢淋巴管功能。结果:Micro-CT三维成像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Tg组可见明显的骨质破坏,踝关节结构严重受损。二陈加桃红四物汤治疗后,骨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淋巴管回流功能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Tg组的淋巴管清除率明显下降;与TNF-Tg组相比,二陈加四物汤可促使受损的淋巴功能恢复。与对照组小鼠相比,TNF-Tg组的Pulse值明显下降,与TNF-Tg组相比,二陈加桃红四物汤可促进Pulse值明显升高。结论:二陈加桃红四物汤可以有效促进TNF转基因小鼠模型下肢的淋巴回流功能,从而缓解关节炎症,保护骨组织免受侵蚀。  相似文献   
3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过表达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介导了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目前抗TNF药物已广泛应用于RA临床。过表达人TNF-α的转基因小鼠可出现类似RA的病理表现:起病缓慢、发病率高、模型稳定。因此,TNF转基因(TNF-Tg)小鼠模型在RA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已广泛应用于RA的诊疗技术和病理机制研究,尤其是淋巴管功能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针对该模型小鼠的生理病理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本文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成像技术平台,通过类风湿关节炎TNF-Tg小鼠模型和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验证了技术平台检测淋巴回流功能的成像质量与稳定性,为筛选中药复方与中药单体调控淋巴回流功能防治关节炎的动物体内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方法:采用TNF-tg小鼠和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采用近红外光谱ICG 成像系统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的下肢淋巴回流功能,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膝关节淋巴回流功能。结果:淋巴回流功能检测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TNF-Tg组的下肢淋巴回流清除率明显下降;Control组小鼠下肢淋巴管收缩脉冲值为1.12±0.27个/min,与之相比,TNF-Tg组检测不到明显的收缩脉冲值;与Sham组相比,OA组的膝关节淋巴回流清除率明显下降。结论:本文建立的近红外光谱-ICG成像系统可以为评价动物体内淋巴回流功能实验研究,筛选治疗关节炎有效的中药复方,小分子化合物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颈复康颗粒调节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Realtime RT-PCR法检测椎间盘组织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和X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下降,X型胶原mRNA的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颈复康颗粒和莫比可组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型胶原mRNA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复康颗粒可以上调椎间盘组织内Ⅱ型胶原mRNA、下调X型胶原mRNA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7.
《素问·五藏别论》日:“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腑。”椎间盘位于脊柱上下椎体间,是一种纤维软骨复合体结构,包括髓核、纤维环和上下软骨终板,有缓冲震荡,同时传递应力之作用。古代医书并无对“椎间盘”单独论述。本文从椎间盘的结构、功能、发生学等方面试论述椎间盘与奇恒之腑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39.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在医学与哲学方面的重大贡献。痰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了指导性作用,而且也为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关键思路。近年,淋巴管系统的研究在医学基础研究中逐渐成为热点,尤其在脑部淋巴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脑相关疾病的研究中。施杞教授项目组深入探讨痰瘀理论指导骨伤科临床治疗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发现关节旁淋巴管系统对于关节病的治疗康复具有关键作用,阐释了痰瘀型关节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及有效治疗方剂加味牛蒡子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