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近年来,抗菌药耐药性逐渐上升,疗效逐渐下降,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已成为当务之急。合理使用抗菌药应注意:(1)选择有效药物,掌握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使所选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疗效取决于致病细菌的鉴定和药敏结果。(2)使用方法合理。选定药物以后,根据其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确定给药方案,选择药物、剂量、疗程、使用方法。(3)患者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2.
HPLC法测定心脉通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心脉通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YMC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检测波长286nm,流速0.8mL·min-1。结果丹酚酸B的加样提取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为1.44%,重复性试验的RSD为2.01%。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心脉通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通过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结果的比较,评估实时三维超声技术(RT-3DE)测定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RT-3DE测量32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rEF),并与CMRI结果对照,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T-3DE测定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结果 正常对照组左前降支供血区的心肌各节段RT-3DE与CMRI所测rEF数值较近似,两种方法测量的数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左前降支供血区域,从基底段到心尖段rE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0.902、0.905、0.898、0.911、0.921和0.915.冠心病组左前降支供血区的心肌各节段RT-3DE的rEF测定值虽较CMRI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rE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0.864、0.842、0.885、0.867、0.822和0.817.结论 RT-3DE能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与CMRI同样具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T-3DE测定正常人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高于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4.
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12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笔者从2001年6~9月对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3种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并观察3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病例选择: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年龄14~70岁,性别不限,病程≥2个月,治疗前可见风团。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等系统疾病除外。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70例,两个对照组各25例。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用药方法及观察:观察组口服仙利特10mg,每日1次;两个对照组分别口服西可韦和仙特明,均为10mg,每日1次。3组共服药14d,均每7d随访1次。评分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k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NF—kB、MMP-9的表达,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8例、甲状腺腺瘤18例、腺瘤旁正常组织15倒。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9、NF—kB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同时两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且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F—kB和MMP-9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MP-9、NF—k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两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病情监控指标,有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同时以MMP-9和NF—kB为中心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抑制肿瘤转移的有潜力的途径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分析某医院近五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某医院实施<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原则>)前后,2006年至2010年间麻醉药品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实施<原则>后麻醉药品比例有所下降,近两年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麻醉药品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硫酸吗...  相似文献   
117.
目的了解双侧可调式枢椎侧弓定位器在引导侧方椎弓螺钉固定时的有效性。方法8例新鲜枢椎标本,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利用计算机模拟所确定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进行钻孔和植入螺钉,实验组利用计算机模拟所确定的定位器与枢椎椎板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关系,安放好定位器后在定位器引导下钻孔和植入螺钉。结果对照组1例螺钉穿破枢椎上关节面,1例穿破侧方椎弓横突孔区域外侧骨皮质,实验组无1例出现植钉错误。结论利用可调试枢椎定位器在计算机模拟辅助下引导钻孔和进钉,可使植钉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比较Hangman骨折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侧方椎弓螺钉固定时椎板的骨折暴力和螺钉的拔出力。方法8例包含枢椎的新鲜颈椎标本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模拟寻找出进针点和进针方向后,造成Ⅰ型Hangman骨折模型,分为单侧单纯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组(A组,2例4侧)、双侧单纯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组(B组,4例8侧)和单侧加垫圈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组(C组,2例4侧),钻入3.5mmAO皮质骨螺钉后进行螺钉拔出试验。结果A、B两组在螺钉拔出前均发生钉孔周围椎板骨质的凹陷或骨折,椎板骨折暴力分别为(11.58±3.18)kg(8.5~16.0kg)和(25.75±2.4)kg(22.5~28.3kg),螺钉拔出力分别为(29.65±3.89)kg(25.0~33.6kg)和(30.90±3.99)kg(26.8~38.0kg)。C组未见钉孔周围椎板骨折发生,螺钉拔出力为(33.83±4.20)kg(28.0~37.0kg)。结论在用侧方椎弓螺钉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时,AO皮质骨螺钉钉尾添加垫圈可使钉孔处椎板抗骨折暴力明显增强,大于螺钉的拔出力。单侧垫圈螺钉固定组的固定效果略优于双侧单纯皮质骨螺钉固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9.
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13例经MRI诊断为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 ,采用胸椎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13例突出的椎间盘均存在钙化或骨化合并骨赘形成等硬化表现 ,部分相应的小关节肥厚增生。疗效 :优良 8例 ,中 2例 ,差 2例。结论 应重视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 ,后外侧入路手术对于硬化性突出物的摘除及彻底减压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20.
胆内瘘53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3月~2005年7月收治的53例胆内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6/53)的病人术前诊断为胆内瘘,88.7%(47/53)的病人为术中发现;在胆内瘘类型中,52.8%(28/53)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3.2%(7/53)为胆囊胃内瘘,15.1%(8/53)为胆囊横结肠内瘘,7.5%(4/53)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11.5%(6/53)为胆囊肝总管内瘘。胆石性肠梗阻占胆内瘘的7.5%。结论胆内瘘术前诊断困难,对长期胆囊结石病人,尤其是发现胆道积气征应高度怀疑,其治疗方法可采用胆总管瘘口、肝总管瘘口、十二指肠瘘口、横结肠瘘口修补等方法,对胃瘘口可采用瘘口修补或胃部分切除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