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隔药灸治疗暴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用中药联合隔药灸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隔药灸治疗暴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灸配合药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天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O%,对照组为58.O%,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天灸疗法能够提高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传染病,多发于儿童颜面、颈、胸、背等部位。2008年3月~2011年9月,笔者采用二陈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76例本病患儿,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斑蝥青黛天灸膏配合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斑蝥青黛天灸膏配合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中药个体化辨证分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灸治疗,6个月后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31.4%和85.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自制斑蝥青黛天灸膏配合中药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给予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于月经前8 d开始,选取脑户、率谷、百会、头维4个头部穴位分别注射稀释后的甲氧氯普胺1 m L(2.5 mg),隔日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水突穴体表电刺激于月经前7 d开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34例口服氟桂利嗪2.5 mg,每晚1次,疗程3个月。2组均于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镇痛效果、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发作频率及头痛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水突穴体表电刺激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与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34例。星状神经节阻滞于月经前6天开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隔天1次,3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穴位注射于月经前5天开始,选取脑户、率谷、百会、头维4个头部穴位分别注射稀释后的甲氧氯普胺1 m L(2.5 mg),隔天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药物治疗组口服西比灵(氟桂利嗪)2.5 mg,于月经前5天开始,每晚1次,连服7天,共3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2组患者均于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镇痛效果、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发作频率及头痛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层和64层螺旋 CT 在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疑似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 CT 及64层螺旋 CT血管造影检查(CTA),并最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将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5个级别,分别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对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 DSA 诊断有108例患者共计232处狭窄,确诊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16层及64层 CTA 与 DSA 均有较好的相关性(K ﹥0.75),64层CTA 一致性较较16层 CTA 略好。结论64层螺旋 CT 与16层螺旋 CT 均可为诊断下肢狭窄闭塞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信息,均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军  张义军 《河北医药》2011,33(8):1189-1190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合并高血压者降压治疗使用钙离子拮抗剂(CCB);治疗组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有高血压者80 mg/d,无高血压者40 mg/d)和阿魏酸哌嗪(200 mg,3次/d),8周为1个疗程。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AE)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MAP、FPG、HbA1c、Sc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UAE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UAE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与阿魏酸哌嗪联合应用可显著减少UAE,对早期糖尿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隔药灸对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用隔药灸治疗,对照组30例用静脉滴注加肌肉注射等药物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3.33%、16.67%,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60.00%,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隔药灸能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况,进而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风柜斗草大黄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自拟风柜斗草大黄汤为主方通过辨证分型加减治疗,并配合西医常规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西医西药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症状积分和ALT都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自拟风柜斗草大黄汤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