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2.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 (DCM)患者心内膜活检心肌中穿孔素 (PFP)表达水平及与心肌病变的关系。方法  19例DCM患者均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留取心肌 ,10例意外死亡之非心脏病人心肌作为正常对照。利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浸润细胞PFPmRNA表达水平并与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心肌病理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心肌相比 ,DCM患者心肌中有炎性细胞浸润 ,每高倍镜视野大于 5个白细胞的浸润灶明显增多。 19例DCM中 ,15例可见PFPmRNA阳性的浸润细胞 ,每高倍镜视野平均 1 91± 0 72个细胞。而 10例正常对照中未见PFPmRNA阳性的细胞。PFPmRNA表达水平与心肌病理积分正相关 ,r =0 82 ,P <0 0 5。结论 PFPmRNA表达水平与心肌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 ,提示PFP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可能为DCM中心肌损害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病毒性心肌炎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中同时检测肠道病毒 (EVs)、腺病毒(ADV)、人巨细胞病毒 (HCMV)、单纯疱疹病毒I型 (HSV 1)以及E B病毒 (EBV)的存在。方法 利用PCR技术检测 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中多种病毒基因片段。结果  6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心肌炎的标本中 ,3例肠道病毒RNA阳性 ,2例ADV阳性 ,其中 1例二者均阳性 ;2例病理学不支持心肌炎者中 ,1例EBV阳性。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可能与EVs、ADV、EBV、HCMV等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过程中,心肌炎症细胞中穿孔素(PFP)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肌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VMC各时期心肌炎症细胞的PFPmRNA及其抗原表达水平,并检查心肌病理变化及半定量分析其程度,统计学分析PFP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心肌病变程度的演变的相关性。结果(1)感染后0~10天,PFPmRNA及抗原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心肌病变以炎症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为主并逐渐加重,10~15天PFP表达水平最高,上述心肌病变也最严重,20天以后PFP逐渐下降,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逐渐减轻,代之以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沉积及心肌纤维化等;(2)在小鼠心肌炎发病过程中,PFP抗原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心肌病变积分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5)。结论PFP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VMC中心肌损害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柯萨奇B病毒(CVB)衣壳蛋白VPI的保守区选出一段13肽进行化学合成,经ELISA证买该段多肽是CVB的共同优势抗原表位.以多肽作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CVBIgM的间接ELISA法,对85例健康人、230例病毒性心肌炎、19例RF阳性血清、40例其它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41.3%、21.1%、10%.230例心肌炎中有106例用以病毒作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进行了CVBIgM检测,阳性率49.1%.两者之间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X~2=41.9,P0.05).提示,应用合成肽抗原检测CVBIgM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