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微创理念应用于结直肠外科疾病的诊治中,结直肠相关疾病的诊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经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手术,再到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结直肠疾病的外科诊治在微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NOSES技术是目前结直肠外科在微创领域前沿的手术方式之一,它通过经直肠、阴道取标本来避免了腹壁的辅助取标本切口,从而将结直肠外科手术进一步微创化。NOSES技术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与现代微创外科的理念于一体,它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微创、加速康复外科、功能外科、"无疤"等理念的特点。本文主要就国内外各中心开展NOSES技术在结直肠外科诊治开展中的相关经验、心得和体会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玉  俞兰  张亿琴  张勤 《护理研究》2012,26(8):736-737
[目的]探讨双轨制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安全管理与行政安全管理的双轨制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一套实用、可行、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网络,重视要素控制、环节控制、终末控制,达到安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结果]双轨制安全管理模式的运用,强化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结论]双轨制安全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双赢的新型仪器,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既保证了医疗质量使治疗计划能及时准确的实施,又能最大限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但随着微量注射泵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发现,当输注速度慢、穿刺部位高于泵体时常出现静脉回血现象,容易引起针头堵塞而影响治疗.黎华等[1]研究认为,输注速度为3 mL/h时所有病人均出现静脉回血现象.为尽可能减少使用微量注射泵过程中出现的静脉回血现象,现将3种预防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临床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多集中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方面,而对其机制研究甚少。环状RNA是一种新型的稳定的非编码RNA,已有不少研究证实其在骨质疏松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骨质疏松症”“环状RNA”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将国内外关于环状RNA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MRI定量评估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BB通透性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药物组12例,静脉溶栓组19例和取栓组19例,患者在发病72 h内完成DCEMRI(基线时),8例患者发病14 d复查影像检查,发病3个月随访时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将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使用T1DCE-MRI Extend模型计算BBB通透性指标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值,并计算脑梗死侧与脑梗死对侧Ktrans值的比值(Ki/c)。比较所有患者脑梗死侧与脑梗死对侧、发病14 d复查与基线时、3组Ktrans值和Ki/c值差异,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lg(Ki/c)值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脑梗死侧Ktrans值较脑梗死对侧明显增高[0.0047(0.0019,0.0087)/min vs 0.0011(0.0003,0.0016)/min,P=0.000];发病14 d复查Ki/c值较基线时明显增高[70.77(13.43,399.43)vs 5.31(3.58,12.64),P=0.012]。常规药物组lg(Ki/c)值为0.42±0.49,静脉溶栓组lg(Ki/c)值为0.77±0.32,取栓组lg(Ki/c)值为0.85±0.41,静脉溶栓组和取栓组lg(Ki/c)值较常规药物组明显升高(P=0.021,P=0.005),静脉溶栓组与取栓组lg(Ki/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常规药物组、静脉溶栓组和取栓组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52.6%vs 52.6%,P=0.69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g(Ki/c)值与治疗方案(P=0.017)和脑梗死病史(P=0.030)有关。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BB通透性与不同治疗方法、既往脑梗死病史有关,并且发病14 d BBB通透性较72 h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人类线粒体DNA(mtDNA)是细胞内唯一存在于细胞核外的遗传物质,参与了转录、编码2个rRNA,22个tRNA及线粒体呼吸链中的13种蛋白多肽亚单位。人类某些疾病与线粒体DNA缺陷有关。心肌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伴随心脏功能障碍的心肌疾病。研究显示,线粒体产生的大量活性氧可导致mtDNA缺失或突变,tRNA基因保守序列突变影响肌肉收缩蛋白合成,造成氧化磷酸化缺陷,影响能量代谢。因此,线粒体的功能缺陷可能在心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本文探讨了mtDNA突变与心肌病的关系,对mtDNA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寻找病因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心肌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美容患者术前心理咨询经历对初诊患者满意度和手术意向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2013年9月在我中心进行美容心理咨询的初诊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种咨询方法对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手术意向上的改变与影响。结果:300例初诊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咨询人数150人,手术人数110人(73.3%),增加手术人数48人(43.6%);对照组咨询人数150人,手术人数62人(41.3%),增加手术人数15人(24.2%)。术后3个月自评,实验组手术人数110人,满意100人(91%),差10人(9%);对照组手术人数62人,满意50人(80.6%),差12人(1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个性化,全面、客观、真诚的心理咨询服务能够改变和增加美容患者术前手术方案和意向,同时也增加了美容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是医学美容手术前值得重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预防性和治疗性二极管(LED)蓝光照射防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产科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住院的80例VLBWI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采用预防性LED蓝光照射的预防组和采用治疗性LED蓝光照射的治疗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两组患儿总照射时间、胆红素峰值、黄疸消褪时间、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水平〉171.0μmol/L)发生率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热、腹泻、皮疹、低钙血症、贫血、青铜症)发生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入院胎龄、体质量、入院时间、性别、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预防组患儿总照射时间长于治疗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胆红素峰值、黄疸消褪时间明显低于治疗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热、腹泻、皮疹、低钙血症、贫血、青铜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LED蓝光照射防治VLBWI高胆红素血症虽然总照射时间略长于治疗性LED蓝光照射,但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后者,具有便捷、高效、安全、治疗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科室管理,科室管理将成为医院管理的新热点,完善医院科室管理工作将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对待这一工作,我们不但要在宏观上明晰工作的思路,还要在微观上提出具体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