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4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41篇
  1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T管拔除后胆漏的预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拔T管后出现胆漏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连续病例 2 4 3例。A组 114例术后 3周拔T管 ,若出现有症状胆漏和 /或胆汁性腹膜炎 ,立即用红橡皮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1~ 6d(平均 3.5d)。B组 12 9例术后 2周拔T管后常规立即用红橡皮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1~ 4d(平均 1.5d)。结果 A组拔T管后发生胆漏 9例 ,B组无胆漏发生。所有病例均获治愈出院。两组胆漏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8.4 9,P <0 .0 0 5 )。结论 拔管后再引流法可有效预防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 ,及时用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 ,亦是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感染因素或宫腔手术操作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阻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与生育能力。但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欠佳。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在病变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子宫内膜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人羊膜上皮细胞等多种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损伤已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开展,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干细胞治疗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再生,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微血管密度,提高受孕率并改善生育结局。干细胞治疗从形态和功能上改善子宫内膜,促进月经和生殖功能的恢复,为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提供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手工搬举作业的最大可接受搬举重量(MAWL)进行研究,为我国制订手工搬举作业劳动负荷的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对13名男性和10名女性受试者的MAWL进行了研究,并与推荐搬举重量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男女受试者的MAWL均随着搬举高度的上升逐渐降低.当搬举高度超过肩关节时,MAWL急剧下降.男性受试者在水平距离25 cm处,其推荐搬举重量均大于MAWL,但在水平距离45、63cm处,推荐值均小于MAWL.男性受试者的平均MAWL比女性受试者高30.8%.在同一高度,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MAWL逐渐下降,男女受试者结果一致.男性受试者不对称搬举时,扭转的角度越大,MAWL越低.扭转角度和搬举能力呈负相关(r=-0.996 6,P<0.01).不同扭转角度的推荐搬举重量限值均比MAWL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搬举方程对于水平距离和不对称的校正是充分的,但对于高度的校正是不足的,尤其是对于过肩的搬举作业是不适合的,对于过肩搬举作业的推荐搬举重量限值还应降低.NIOSH搬举方程应考虑性别因素的影响,可加入性别常数项S;如果性别为男性,则S=1;如果性别为女性,则S=0.692.  相似文献   
5.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r drug precondition-ing can markedly attenuate the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n recent years,Vinten-Jon-hansenet alreported the phenomenon of ischemiapostconditioning’s protection[1].The differencebetween theischemic pre-and post-preconditioningis that the former makes the myocardia transientischemia beforelong-termischemia to attenuate themyocardial injury following long-term ischemia-reperfusion,while thelatter means a methodto at-tenuate the reperfus…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白花前胡提取物 (PdE)对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心室重构及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部分缩窄大鼠腹主动脉术制作心肌肥厚模型。称重法检测左室心肌重量 ,计算心系数 ;观察细胞组织结构改变 ,测量左心室内径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Bcl 2、Bax蛋白表达。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大鼠左室重量及心系数明显增加 ;4 0 0 %PdE可明显减轻大鼠腹主动脉术所致左室重量增加 (用药组 0 .4 9±0 .0 7g ,模型组 0 .5 7± 0 .16g ,P <0 .0 5 )及心系数的升高 (用药组 2 .4 4% ,模型组 2 .82 % ,P <0 .0 5 ) ;2 0 0 %PdE亦可明显降低大鼠腹主动脉术后心系数的升高 (用药组 2 .5 1% ,模型组 2 .82 % ,P <0 .0 5 )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心肌细胞明显肥大 ,胞核呈浓染、增大 ,细胞间距增大 ,组织横断面心肌纤维增多 ;4 0 0 %PdE及 2 0 0 %PdE可有效改善因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心肌组织结构变化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大鼠左室腔内径明显缩小 ,而 4 0 0 %PdE及2 0 0 %PdE可显著改善大鼠腹主动脉术后左室腔内径缩小 (P <0 .0 5 ) ;模型组Bcl 2与Bax蛋白表达率与伪手术组、各浓度PdE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伪手术组 ,4 0 0 %及 2 0 0 %PdE组Bcl 2 Bax表达比例均较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考察共轭亚油酸改善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ITCH数据库获取共轭亚油酸的作用靶点,DisGeNET、GeneCards、TTD数据库检索与特应性皮炎相关的靶标,利用Venny 2.1.0工具获取共轭亚油酸与特应性皮炎的交集靶点。采用STRING 11.0数据库联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共轭亚油酸改善特应性皮炎的核心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将32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共轭亚油酸(100 mg/kg)组和地塞米松(0.1 mg/kg)组,每组8只。采用局部涂抹2,4-二硝基氟苯(DNFB)建立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并比较各组小鼠皮损评分、皮肤组织病理学形态以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皮损中核心靶点PPARG的表达情况。结果 网络数据库共筛选出共轭亚油酸作用靶点108个,特应性皮炎相关靶点基因1 708个,取交集后得到48个共轭亚油酸可能作用的特应性皮炎靶点。核心靶点与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共轭亚油酸主要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脂联素基因(ADIPOQ)等核心靶点及PPAR信号通路改善特应性皮炎皮损症状。动物实验结果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共轭亚油酸组小鼠皮损评分显著降低,炎症细胞或肥大细胞的浸润明显减轻,Th1/Th2型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则发现,共轭亚油酸能显著性上调特应性皮炎小鼠皮损中PPARG的表达。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初步验证了共轭亚油酸对特应性皮炎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共轭亚油酸后续深入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CORONARY artery perforation catastrophic complication (CAP) is a rare,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CAP during PCI procedure is invariably associated with high riskpatients with complex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uch as coronary calcified lesions, multi-vessel lesions, 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and so on,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麻醉前应用新型抗胆碱药物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对失血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改变的影响。方法:4月龄SD大鼠14只,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对照组(n均=7),分别于5%水合氯醛麻醉前腹腔注射长托宁和生理盐水(0.17ml/100g),麻醉30min后行颈总动脉插管及腹腔侧切口暴露肠系膜,放血前和放血至动脉压恒定于60mmHg时观测两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口径及血液流速,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微血管收缩率和微血流速度。结果:失血可致肠系膜微血管显著收缩,血流速度明显减慢,长托宁组大鼠微血管收缩率及血液流速减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前长托宁干预能有效改善大鼠失血性肠系膜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