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 激素对体外成骨细胞生长影响的细胞实验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实验。结果 细胞培养显示,地塞米松抑制成骨细胞生长,使骨髓单个核4细胞向脂肪样细胞分化;动物实验显示,大剂量激素能造成股骨头坏死,表现为骨细胞死亡,骨髓内大量脂肪组织增生,软骨下区血管减少。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可能是一方面激素直接抑制成骨细胞生长,造成成骨障碍;另一方面引起骨髓脂肪组织增生,髓腔内压增高,造成股骨头微循环紊乱,两者共同引起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2.
阿魏酸哌嗪对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延兵  贾强  陈秉良 《中国血液净化》2004,3(5):251-253,271
目的探讨中药阿魏酸哌嗪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32例MHD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阿魏酸哌嚎,每次5片(每片含阿魏酸哌嗪5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24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状况、血压(BP)、体重(BW)、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Ib)、前白蛋白(PA)等指标;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及透析后6、12、24个月的RRF及尿量.结果与对照相比,治疗组治疗后RRF下降的速度明显减慢(P<0.05),尿量减少的幅度明显降低(P<0.01),Hb、BW、Alb、P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BP较对照组控制的更满意(P<0.05).对照组治疗后Alb、PA数值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异.结论阿魏酸哌嗪能延缓MHD的尿毒症患者RRF丢失及尿量减少的速度,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水平影响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的变化,并对相关因素加以探讨.方法血液透析治疗组28例,正常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测定血浆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ApOB)及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代H、TG、LDL、ApO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而HDL和ApOA1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透析患者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脂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即存在脂代谢异常,透析治疗不能消除高脂血症,且加重脂代谢紊乱,同时血液透析治疗血浆白蛋白与血脂水平呈显著相关表明低蛋白血症,也是高脂血症致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应蛋白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 2 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的C -反应蛋白 (CRP)、血肌酐 (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 (Hb)及 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RP正常与异常组之间ALB、Hb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后CRP水平升高、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血液透析后患者CRP与其ALB、Hb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且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如感染、营养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