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49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193篇
  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坏死体积(PNV)与出院后干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出院前1周接受了增强CT检查的坏死性胰腺炎(NP)患者资料,应用后处理工作站软件半自动计算PNV,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后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出院后干预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108例NP患者,出院后有28例(25.9%)患者进行了干预治疗。所有患者的PNV中位数为437.0(223.8~957.8)cm^(3),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PNV显著高于非干预组[中位数642.0(308.5~1547.3)cm^(3)比398.0(204.1~792.2)cm^(3),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时PNV≥620 cm^(3)和胰管中断是出院后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干预预测模型准确性高于CT严重指数评分(AUC0.855比0.755,P<0.05)。结论出院时PNV与出院后干预密切相关,新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出院后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分为空白组(DMSO)和黄芪甲苷低、中、高质量浓度组(15.7、31.4、62.8 mg·L-1)。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给药后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8(CCK-8)法检测黄芪甲苷处理后细胞活性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黄芪甲苷处理后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HCT16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剂(p2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黄芪甲苷低、中、高质量浓度组细胞生长速度慢,密度明显稀疏,细胞形态不一,细胞核逐渐缩小,细胞质逐渐降解,细胞死亡率高,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下降,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5,P<0.01),其抑制率与给药浓度呈正相关;与空白组比较,黄芪甲苷低、中、高质量浓度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两种不同方法对胰腺包裹性坏死(WON)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内镜的灭菌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患者使用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过氧乙酸浸泡灭菌,B组采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滤膜法采集内镜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3个位点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两组内镜灭菌合格率、菌落数和检出MDRO情况。结果 共采集78条副送水内镜,A组和B组各39条,共234份标本,A组和B组内镜灭菌合格率分别为61.54%、100%。A组钳子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2.05%,送气/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9.74%, 副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74.36%,B组3个位点灭菌合格率均为100%。A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菌落总数范围分别为0~6、0~112、0~23 CFU,分离MDRO 36株,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将A组15条不合格的内镜转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达100%。结论 对于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的内镜,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更有效。对内镜的微生物学监测不能仅局限于钳子管道的监测,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需监测副送水管道,以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2):245-247
目的:评价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63例老年(>65岁)晚期胃癌患者。具体用法为奥沙利铂8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4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2 h;5-氟尿嘧啶2.6 g/m2,在亚叶酸钙滴注结束后立即持续泵入46 h。每2周重复,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结果:63例患者共接受436个周期的化疗,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6例,疾病稳定21例,疾病进展14例,有效率为4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3个月,95%置信区间(CI)4.74~7.86;中位生存时间为9.7个月,95%CI 8.14~11.26。毒性反应较轻,以Ⅰ、Ⅱ级为主,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11.1%和9.5%)、恶心(4.8%)、呕吐(6.3%)及腹泻(1.6%)等Ⅲ级毒性反应发生,均未发生Ⅳ级毒性反应。结论:改良FOLFOX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82-884
入组精神病超高危人群及健康对照人群各30例,采用MATRICS成套认知功能测试(MCCB)中文版评估精神病超高危组认知功能,对两组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结果(1)研究组外周血丙二醛(MD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研究组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与符号编码、空间广度测试得分呈负相关,一氧化氮(NO)表达水平与词语学习得分呈负相关。精神病超高危人群中存在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异常,且部分氧化应激指标与特定认知缺陷领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正>丁溴东莨菪碱[1]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结肠内窥镜检查的术前准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胃、十二指肠、结肠的气钡低张造影或腹部CT扫描的术前准备,可减少或抑制胃肠道蠕动;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胃肠道痉挛、胆绞痛或胃肠道蠕动亢进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渴、视力调节障碍、嗜睡、心悸、面部潮红、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皮疹、便秘、出汗减少以及视野模糊等反应。肠梗阻的发生率较少见。本文就临床观察到的1例丁溴东莨菪碱诱发肠梗阻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基因分子水平探讨酒精性骨质疏松(alcoholic osteoporosis,AOP)大鼠的发病机制,观察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表达的影响,探讨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模型的中药防治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120只,称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只,用白酒灌胃法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生髓健骨胶囊灌胃给药。于造模8、12、16周末取材,检测股骨上端BMD、BMC指标。结果检测造模干预8、12、16周后BMD、BMC指标变化,模型组BMD、BMC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饮酒大鼠确实存在骨量减少,BMD、BMC降低;中药干预组BMD、BMC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药干预组BMD、BMC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观察生髓健骨胶囊对AOP大鼠的实验指标,证明了生髓健骨胶囊能够提高AOP大鼠骨密度,增加骨矿含量,抑制矿物质丢失,改善大鼠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4,(12):1556-1558
目的研究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疗效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0至2012年接收行TEC新辅助化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免疫组化表达分为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三种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各30例。观察三种亚型乳腺癌一般临床特征,完成至少3疗程的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结合超声影像变化与术后病理结果评价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疗效。结果 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这三种原发乳腺癌患者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Ki-67、化疗前肿瘤血流分级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0%、70%、66.7%;病理有效率为56.7%、83.3%、80%,与Luminal B型相比,TEC方案对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有更好的疗效(P<0.05)。结论 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对TEC方案化疗的敏感性优于Luminal B型乳腺癌(P<0.05)。TEC方案可以作为无靶向治疗条件的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新辅助化疗效果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后术前无创性评价乳腺癌的病理反应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DM)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命质量〔1〕。但在患者脱离与内分泌医护人员的接触,健康教育结束时,这些好处也会大大地减少。前瞻性应对强调风险预期,要求患者事先考虑自己的目的和可以采取的行动,以积极主动而非逃避性态度应对各项健康与心理问题,使糖尿病健康教育成果得以长期保持。它是健康教育模式的一种转变,也是DM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Presepsin)对于脓毒症患者进展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测价值,并与两种炎性标志物-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医院359例脓毒症患者,其中75例为DIC组,284例为非DIC组,两组患者比较MEDS和APACHEⅡ评分水平,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9例脓毒症患者中以肺部感染为主,共245例占68.28%;基础疾病以糖尿病为主共162例占45.5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esepsin与APACHEⅡ评分为进展为DIC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Presepsin是一个有价值的预测脓毒症患者进展为DIC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