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 评价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及发病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3例陈旧性肛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采用肛裂切扩术,分析两组临床效果、愈合时间、术后第3天的疼痛和出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出院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异常复发情况,总结陈旧性肛裂的发病特征。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陈旧性肛裂多为单个裂口,裂口主要位于6点位,临床症状多为疼痛和出血,并发症多为哨兵痔。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术后3个月均无肛门功能异常及复发。两组术中出血、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疼痛及出血情况轻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患者效果确切,可以加速术后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动态观察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大鼠糖尿病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模型组、复黄膏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不同时段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创面修复第11d,Ⅰ型胶原mRNA表达复黄膏组明显低于创面对照组(P〈0.05),但和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Ⅲ型胶原mRNA表达复黄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和创面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通过促进难愈性创面Ⅰ、Ⅲ型胶原增殖和平衡,从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红萸饮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细胞焦亡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红萸饮组(1.5g/kg)和美沙拉秦组(0.50g/kg),采用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溶液1周的方法造模。造模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红萸饮组和美沙拉秦组予相应药物灌胃7d,期间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等一般情况及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变化;微板法测定结肠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和IL-1β的含量;TUNEL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通路蛋白(ASC、Caspase-1、NLRP3)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焦亡关键蛋白(IL-1β、IL-18、GSDMD)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动物体质量降低,DAI评分上升,结肠黏膜损伤严重,结肠组织蛋白上清中LDH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8)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TUNEL染色阳性明显,结肠组织焦亡通路蛋白(ASC、Caspase-1、NLRP3)表达量均显著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肛瘘中医证型与瘘管周围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75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3型:湿毒内蕴型,正虚邪恋型,热毒蕴结型,并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查,检测瘘管周围动脉的最大流速(Vm ax)及阻力指数(R I)、瘘管回声,分析证型与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结果:热毒蕴结型瘘管以低回声伴无回声为多见,周围血流呈低阻频谱,瘘管周围血管最大流速偏高;湿毒内蕴型瘘管以低回声多见,周围血流未见特征性改变;正虚邪恋型瘘管内部回声不均,以高低混合回声为主,周围血流呈高阻频谱,瘘管周围血管最大流速偏低。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测与难治性肛瘘的证型分布有一定相关性,为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