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4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素食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为其关系的阐明提供了许多循证医学依据。本文基于2014年2月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的一篇关于素食与血压的Meta分析,并结合近20年来该领域发表的主要临床研究文献,提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AD治疗药物包括多奈哌齐(donepezil)、利斯的明(rivastigmine)、美金刚(memantine),以及源于天然药用植物石蒜科雪花莲的加兰他敏(galantamine)和千层塔的石杉碱甲(huperzine A)。但这些药物大多作用于单一靶点,无法延缓AD进程。原因在于:随着AD病程进展,各种AD神经毒素相互影响,神经元损伤级联性放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索中药处方中应用活血解毒中药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1 220例基线资料齐全、有完整中药处方信息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诊疗与随访数据,将处方中含有兼具活血、解毒功效中药的患者归为活血解毒中药组,处方中含有活血中药和解毒中药配伍的患者归为活血解毒处方组,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Cox回归方法比较三组患者在1年随访期时再发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经校正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活血解毒中药组的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和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分别降低了69%(P<0.01)和58%(P<0.05);活血解毒处方组的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降低了42%(P<0.01),而硬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处方中应用活血解毒中药,或将活血中药与解毒中药配伍使用,可显著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心血管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比较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3 646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诊疗及随访数据,根据随访结束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将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定义为病例组(346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定义为对照组(3 300例),基于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匹配后,匹配对照组纳入200例。应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对病例组和匹配对照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气虚、阳虚证型占比相对偏高,而匹配对照组气滞、血瘀、痰浊证型占比相对偏高(P<0.05,P<0.01)。分析病例组206首处方、匹配对照组161首处方、总计225味中药。病例组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依次为枳壳、白术、茯苓、当归和桃仁,高频联用中药包括当归、川芎、桃仁和枳壳。匹配对照组使用频率最高中药依次为黄芪、丹参、半夏、炙甘草和柴胡,高频联用中药包括黄芪、三七、丹参、瓜蒌和天麻。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再发心血管事件人群的中药处方偏重理气活血,而未再发心血管事件人群的中药处方偏重益气和血、活血化痰。  相似文献   
5.
痰浊痹阻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之一,痰、瘀同源互化,互为因果,共同参与冠心病的病理进程。瓜蒌皮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等作用。然而,目前其相应的中医理论基础及科学内涵有待进一步完善阐明。本文针对冠心病痰浊痹阻的病机,提出瓜蒌皮注射液“从痰论治,痰瘀同调”的治疗理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舒张冠状动脉,保护内皮细胞,调节血脂和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世界范围内具有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重大慢病。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伴随着物质代谢紊乱和由此产生的慢性代谢性炎症,这提示代谢炎症有望成为防治冠心病的有效药物靶点。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重要模式,代谢免疫表型机制研究可帮助深入阐释病证结合的科学问题,深化病证结合和代谢免疫表型认识可为防治冠心病中药药效机制探索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宽胸气雾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例)及对照组(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使用宽胸气雾剂40天(2揿/次,每日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摄氧量最大值/预计值%(%VO2max)、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胸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退伍军人特定活动问卷评分(VSAQ)、生活质量量表(SF-36),并记录随访60天运动天数。结果 两组均无脱落,试验组12例、对照组6例均纳入统计分析。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40天%VO2max和SF-36升高,治疗20、40天SAQ中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及VSAQ升高,VAS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40天%VO2max和SF-36升高,治疗20、40天SAQ心绞痛稳定状态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试验组治疗40天%VO2max和SF-36升高,治疗60天运动天数增加(P<0.05)。结论 宽胸气雾剂可...  相似文献   
8.
9.
10.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发生机制中,“斑块侵蚀”与易损斑块引发的斑块破裂有本质区别,具有完整纤维帽的“斑块侵蚀”导致了约1/3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高达2/3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精准分辨斑块侵蚀,辨证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可使斑块侵蚀患者有更大获益。动脉粥样硬化源于内皮受损,可从疮疡论之,疮疡之毒有阴阳之分,阴毒发于肝肾郁火,郁极发越,扰动气血,可能是斑块侵蚀的一类病机,治宜散轻而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