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极早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139例极早期肝癌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患者资料,计算肿瘤完全消融率、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7.84%;平均生存时间(70.10±28.87)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90%、87.70%、73.10%;平均无瘤生存时间(44.70±24.21)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60%、61.90%、43.20%。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治疗后无瘤生存时间<2年和肝外转移是影响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患有丙型肝炎和术前高AFP水平是无瘤生存时间的不良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是极早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高龄、术后早期复发、肝外转移、丙型肝炎和术前高AFP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 Jaeger)具有生物活性的三萜皂苷类。方法 应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HPLC对糙海参体内三萜皂苷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scabraside C (1)、holothurin A1 (2)、echinoside A (3)、24-dehydroechioside A (4) 和 holothurin A (5), 化合物1-5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MOLT-4和人肺癌细胞的抑制率较强。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糙海参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5个化合物均显示显著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钩吻根脂溶性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钩吻根脂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乙醇回流提取、溶剂分步萃取得到钩吻根粗提物,利用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F等多种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钩吻素子(koumine,1)、钩吻绿碱(gelsevirine,2)、胡蔓藤碱乙(humantenine,3)、钩吻内酰胺(gelsemamide,4)、12β-羟基-孕甾-4,16-二烯-3,20-二酮(12β-hydroxy-pregna-4,16-diene-3,20-dione,5)、正三十一烷醇(n-hentriacontyl alcohol,6)、十四碳酸甲酯(methyl myristate,7)、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thoxycoumarin,8)、3,4,5-三甲氧基苯甲醇(3,4,5-trimethoxybenzyl alcohol,9)、5-甲基间苯二酚(5-methylresorcinol,10)。结论化合物6-10为首次从胡蔓藤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