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4年1月—2018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Graves病患者231例。其中,男性53例, 女性178例。检测所有患者TRAb、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指标;通过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及ROC曲线,分析Graves病患者肝功能异常指标与TRAb的关联性。结果 231例患者中,有58.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TRAb水平四分位分组后发现,随着TRAb水升高,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上升(P?<0.05),而肝功能指标中只有碱性磷酸酶(ALP)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控制性别、年龄、FT3、FT4和其他肝功能指标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TRAb水平升高,血清ALP升高的相对危险度增加(P?<0.05),TRAb水平四分位的OlR值达3.284(95% CI:1.221, 8.832);ROC曲线分析显示,当TRAb≥11.96?IU/L时,ALP升高的危险增加。结论 TRAb水平是Graves病 患者ALP升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合并孤养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在CUMS刺激4W后氟西汀组灌胃给予氟西汀(10mg·kg-1)2W;正常组及模型组同时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通过体重变化、蔗糖水消耗和旷场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及数目改变;蛋白印迹和RT-PCR测定海马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和突触后密致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rotein,PSD-95)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4个时间点(7d,14d,21d,28d)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4个时间点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HE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层变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SYP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SD-95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PSD-95mRNA表达显著升高,SYP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西汀可明显促进CUMS大鼠神经元突触重塑,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UMS大鼠海马组织中SYP的表达,抑制PSD-95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治疗系统性硬化症(SS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SSc患者随机分为TGP联合西药治疗组(简称联合组)和单纯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治疗24周。观察患者改良Rodnan积分、关节功能积分、齿距、双手握力、手指温度、IgG水平、24 h尿蛋白、肺弥散功能,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2.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68.0%(1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5);联合组患者的齿距、手指温度、Ig G水平、24 h尿蛋白在治疗12周后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而对照组的上述4个指标在24周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在治疗24周后,联合组患者的齿距、手指温度、双手握力明显高于对照组,IgG水平、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肺弥散功能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肝功能损害(简称肝损)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20%(5/25)]。结论 TGP辅助治疗SSc,较单用西药总有效率高,加快且优化24周后的疗效,降低肝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免疫治疗是当前实体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而在免疫系统中发挥负性调节分子的免疫检查点在限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针对PD-1及PD-L1、CTLA-4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开发为抗肿瘤药物进行临床研究,dMMR/MSI-H型结直肠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客观反应。本文基于结直肠癌免疫分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蜂毒注射液对移植性肉瘤S180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蜂毒注射液对移植性肉瘤S180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质量及指数的变化,探讨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移植性肉瘤S180小鼠为模型,予蜂毒注射液腋下注射7d后,检测其对荷瘤小鼠体质量、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质量及指数的影响.结果 蜂毒注射液小剂量组能提高胸腺质量及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蜂毒注射液小剂量组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治疗在辅助生殖技术运用过程中对妊娠结局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的影响。方法 109例将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助孕患者按降调节单双号日期分为针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进行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针刺治疗组在长方案COH基础上,从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日开始至绒促性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 CG)注射日接受电针干预治疗。测定两组患者h CG注射日、取卵日、移植日(embryo transfer,ET)的雌二醇(estradiol,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L-6、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T-Ⅱ)水平。比较两组获卵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组血清E2水平在取卵日、移植日均明显降低(P〈0.05),取卵日卵泡液VEGF、IL-6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IL-6均在h CG注射日水平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同期比较,针刺治疗组h CG注射日、取卵日、移植日血清VEGF、IL-6均明显降低(P〈0.05)。针刺治疗组移植周期取消率和OHS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辅助治疗能有效防治IVF过程中OHSS发生,且不降低IVF-ET优胚率及妊娠率,可能与其降低患者卵巢局部血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腹腔粘连是临床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各种抗粘连药物和材料以及微创设备的应用并不能有效预防术后粘连的形成。为减少与控制粘连的发生,自世界第一台外科手术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腹腔粘连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积累了大量文献。而免疫与炎症在腹腔粘连病理生理过程影响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笔者对国外学者进行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了解腹腔粘连炎症与免疫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靶标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荞麦醇提取物(FAE)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及离体结肠肠管运动功能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新生期乳大鼠母源性分离(NMS)联合醋酸(AA)灌肠法制作D-IBS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干预前对照组(10只,不灌胃)、对照盐水组(8只,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前模型组(10只,不灌胃)、模型盐水组(8只,生理盐水灌胃)、FAE 6 g/kg组(8只,FAE灌胃)、FAE 24 g/kg组(8只,FAE灌胃),匹维溴铵组(8只,0.02 g/kg灌胃),灌胃每天1次,共2周。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估结肠高敏感性变化,用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评估大鼠粪便稀便级并计算其粪便湿重。同时体外观察了不同浓度FAE和匹维溴铵(0.02μg/m L)对大鼠离体结肠自发收缩、乙酰胆碱(Ach)引发的痉挛性收缩以及对肠内Ca2+通道的作用。结果与干预前对照组比较,干预前模型组痛觉压力阈值及最大耐受压力值明显降低(P<0.05),粪便稀便级及粪便湿重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盐水组比较,模型盐水组痛觉压力阈值及最大耐受压力值明显降低(P<0.05),粪便稀便级及粪便湿重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盐水组比较,FAE24 g/kg组及匹维溴铵组痛觉压力阈值均明显升高(P<0.05)。FAE6 g/kg组粪便湿重、FAE24 g/kg组与匹维溴铵组粪便稀便级及粪便湿重均明显下降(P<0.05)。FAE(30、100、300、1 000、3 000μg/m L)及匹维溴铵对肠管自发收缩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P<0.01),且FAE(30,100,300×10-6g/m L)对Ach引发的痉挛性收缩及Ca Cl2促发的张力性收缩均有剂量依赖地松弛作用(P<0.05,P<0.01),匹维溴铵亦能显著抑制Ach及Ca Cl2引发的收缩作用(P<0.01)。结论 FAE有效成分可能通过Ca2+通道竞争拮抗作用,剂量依赖地抑制结肠运动亢进,进而参与改善IBS模型的排便功能及肠痉挛引起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动物模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肝脏脂质沉积情况,计算胰岛素抵抗(IR)相关指标,并使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相关mRNA表达谱差异,以深入阐释健肝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高糖高脂饲料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Z组)及模型组(M组)。Z组根据10.86g/kg的生药量予健肝消脂方灌胃给药,M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均每日给药1次,连续60天。给药结束后检测两组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病理切片染色后观察肝脏脂质沉积情况,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实验动物肝脏相关mRNA表达谱差异。结果 与M组比较,Z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性明显升高(P<0.05),HOMA-IR明显降低(P<0.05),肝脏脂质沉积明显改善;两组肝脏mRNA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上调的基因有52个,下调的基因有13个;对基因功能进行分析可知,生物途径(pathway)富集可得出排序前十的pathway富集结果,GO富集可得到8个GO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富集结果,排序前十的GO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富集结果及2个GO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富集结果。结论 健肝消脂方可以改善IR及肝脏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影响肝脏基因表达有关。其分子机制可能是该方能够调节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GO分子功能GO:0016597、GO生物过程GO:0006952,并且影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Toll样体信号通路。同时健肝消脂方可能在分子层面上对肝纤维化、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内的复制等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仲瑛教授临证精于辨证论治的灵活运用,提倡辨证应首重病机,并以脏腑病机为核心.介绍了周老提出的"审证求机论"、"知常达变论"、"药随证转论"、"复合施治论"等临证思辨方法,并通过4个典型病案对其思辨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