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检讨(连载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 ,社会对于中医学的需要也在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 ,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 ,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造成中医临床疗效下降的问题在于“三个脱节” ,即中医学与自身文化基础脱节 ,中医临床与辨证论治脱节 ,中药与中医临床脱节。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 ,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历史的反思 ,中医学完全有可能走出百年困惑 ,得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内脏痛觉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4.
20(R)-人参皂苷Rg3是我国21世纪批准的第一个中药单体新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对抗肿瘤细胞的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目前对于20(S)-人参皂苷Rg3和20(R)-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作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和“温病学”所讨论的内容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苑畴,后世常以《伤寒论》论风寒性外感病,“温病学”论温热性外感病,使两者对峙起来,故一直困扰着中医外感病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自《黄帝内经》以来,外感病的病情表现和病因病机没有本质的改变,《伤寒论》及其以后的方药至今在外感温热病的治病中有效地运用着。形成《伤寒论》和“温病学”对峙的原因,一是人们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相混淆;二是把《伤寒论》治疗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误认为辨证理论体系及其内容上的缺限,《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在中医的理论上来看,其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各自表述理论问题时的概念,范畴以及所运用的名词术语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定前提下推进“寒温统一”的研究,将是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香港的中医药是中国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的中药业是中国中药业发展的一个支流.香港是让世界了解中药的一个窗口,也是中药通向世界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SARS后综合征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兆祥  刘良  李敏 《中医杂志》2004,45(3):236-236
SARS患者出院后,仍然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包括疲乏,不耐劳累,四肢困倦,或全身肌肉松软无力;气短,或活动后气促;易汗出,或者动则汗出;咳嗽,多为干咳;胸闷不适;口苦、口干,或口淡无味,口渴;失眠,记忆力减退,和/或注意力难以集中;脱发,部分患者的脱发发生时间较迟,可于出院后1~2月出现.部分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后期、或月经量减少.舌质多偏于嫩红,苔少或苔薄少津,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舌苔厚腻,脉多沉细无力.这一组症状群,我们称之为"SARS后综合征(post-SARS syndrome)".  相似文献   
8.
提高中草药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Ⅱ:对照组设计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如何选择对照组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Cochrane图书馆发表的关于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所包含的66个临床试验进行对照组设计的评价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中草药临床试验中对照组设计的质量。方法:文献检索2005年7月前发表于Cochrane图书馆且纳入临床试验最多的系统评价——中草药治疗2型糖尿病系统评价中的66个临床试验,分析中草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在对照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在66个临床试验中,所采用的对照组包括安慰剂组、阳性药物组及空白对照组等,但在临床试验设计中则并未说明对照组的选择理由;其中27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西药结合与西药疗效的比较;24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药与西药疗效的比较;5个临床试验采用中药与安慰剂疗效的比较;3个临床试验比较了中、西药结合与西药合安慰剂治疗的疗效;3个临床试验比较了中、西药结合与其他中药治疗的疗效;中药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合安慰剂治疗与西药合安慰剂治疗的比较则各为1个临床试验;另有1个临床试验采用了中药分别与中、西药结合,西药以及安慰剂的比较;有1个试验则采用了中药分别与西药及中、西药结合的比较。结论:基于不同的临床试验目的选择对照组是进行对照组设计的根本依据。建议:(1)研究者与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对照组选择的重要意义;(2)对照组的选择必须以试验设计目的为基础;(3)选择阳性药物对照组必须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该阳性药物的疗效,同时必须遵照推荐方法使用阳性药物;(4)必须确保安慰剂所含成分为惰性成分,对所研究疾病无任何治疗作用,且在色、泽、味、形等方面尽可能与试验药物一致;(5)空白对照组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伦理道德因素,且不会因为非盲法评估而对结局评估产生任何偏倚;(6)在对慢性、稳定性疾病进行的研究中,交叉对照试验常较随机对照试验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材定量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中药材分析方法的研究及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材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的方法验证数据和样品代表性实验数据,通过不确定度来源分析,运用现代误差理论,探讨了中药材多指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人参、三七和丹参3种中药材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并分析了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中药材的样品均匀性是影响中药材多指标成分分析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结论:以方法验证数据和样品代表性实验数据来评定中药定量分析中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简便,其评定结果对于中药材分析方法的建立及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医称为尪痹,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最终引起关节破坏的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高(0.3%~1%[1]),病程反复、缠绵不愈、致残率高,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现代医学虽然在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研究进展,但其病因至今仍然不明确,在治疗上也还仍然缺乏理想的药物与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RA具有较长的历史,大量的临床研究业已表明中医药治疗RA的有效性,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其总有效率多数在90%以上.中医药对RA的治疗方案多以辨证论治为主,也有用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单方单味药治疗,或采用针灸、推拿等疗法等,各具特色.本文就中医治疗RA的临床治疗方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