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负重和面向任务的功能性活动的疗效,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方法 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负重和面向任务的功能性活动,随访时进行摄片及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结果未出现假体松动、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髋部及全身感染等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为优:21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负重和面向任务的功能性活动明显改善患肢疼痛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灵峰  吴剑  毛林波  居永生 《海南医学》2010,21(15):23-24,31
目的探讨微创钻颅术结合早期康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颅术治疗,结合早期康复21例为康复组,单纯微创钻颅术2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15d时两组NIHSS评分康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康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再出血和死亡。结论与单纯微创钻颅术治疗相比,微创钻颅术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30—100ml)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80岁。因“双侧拇、示、中指麻木并疼痛1年,加重伴功能障碍2月”,于2013年5月22日入住我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拇指、示指、中指麻木、疼痛,在门诊拟诊为“颈椎病”,给予牵引、理疗等,症状无明显改善。2月前,患者手指麻木、疼痛症状加重,夜间常有麻醒,影响睡眠,伴手指屈伸动作部分受限,握捏困难,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查体:双手桡侧三个半手指掌侧感觉明显减退,大鱼际肌萎缩(+),手指呈半屈曲状,拇指外展功能受限,余指屈伸功能部分受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微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采用针刺结合微波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观察患者活动相关疼痛、休息状态疼痛及局部压痛的VAS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3%,高于对照组的58.3%(P0.05)。结论:针刺结合微波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化入岗培训方法在新护士中的应用研究效果。方法 2013年的12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带教方法;2014年对12名轮转的新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从科室的环境及规章制度、注重基本技能及细节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增强防范医疗纠纷的观念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入岗培训教育。结果观察组在理论、操作、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入岗培训使新护士能较好地掌握临床护士的基本技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朱桂华 《工企医刊》2012,25(6):73-74
探讨脑卒中致失语症患者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总结58例脑卒中致失语症的患者经过肌群运动训练、发音训练、复述训练、各种刺激训练法等康复护理,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最大限度的保持沟通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颞下颌关紊乱病是临床上一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相关的症状和特征的总称。涉及到肌肉、咬合和关节,一般有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关节杂音或弹响以及头痛等症状,多见于15-45岁的青壮年人群。而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患者来说,大部分都是因为症状已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时才来就诊,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增加了治疗时间。因此,本科将根据不同的角度来对关节盘前移位的疾病发展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从而保证其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对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及获益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的100名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 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采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CPS)、照顾者获益感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 研究组CPS得分为(22.80±2.83)分, 高于对照组的(17.92±2.6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 研究组照顾者获益感问卷得分(117.50±6.25)分, 高于对照组的(109.98±9.8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能够提高老年期痴呆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和获益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治疗的疗效,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方法:随访2011年1月~2013年12月踝关节骨折48例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对照组25例,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3例,根据患者踝关节稳定性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术后6个月2组分别采用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4.83±9.64分,高于对照组75.76±15.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踝关节的稳定性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安全而有效地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