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火灸摆阵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规范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拔罐、推拿等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除上述常规治疗外,还给予雷火灸摆阵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雷火灸摆阵疗法,不但有着突出的临床效果且患者易于接受,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总结目前中医与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收集了近年来的相关医疗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进行治疗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仅可以起到消炎抗菌的效果,而且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改善组织微循环,从而提高了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脊柱转移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给肿瘤患者的躯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祖国传统疗法在治疗癌性疼痛方面具有减少毒副作用、风险性小、不产生依赖和没有戒断反应的特点。本文将围绕中药塌渍和针灸治疗腰椎转移癌疼痛的机理研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思政工作融入到针灸教学中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工作与专业课教育的结合已刻不容缓。此篇文章探讨思政工作在针灸教学中的意义,思政教育与中医针灸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共同促进中医学子全面发展。从中深入剖析、整合教学设计,构建德育思政深入传统针灸课堂的教学策略,巧妙设计课堂内容,实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理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2009年10月以来对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平衡针配合多针浅刺及单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74例患者均为2009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针灸科就诊患者,参照1986年美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子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失眠患者,分为子午流注纳子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组及常规针刺对照组各37例,经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子午流注纳子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常规针刺对照组为81.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治疗失眠疗效满意,且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称作变应性鼻炎,可常年发病,也可季节性发作。随着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中医对此病具有多种疗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疗法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拔罐、推拿等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除上述常规治疗外,还接受中药足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驥0.05)。结论对腰痛患者应用中药足浴疗法,不但有着突出的临床效果且患者易于接受,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念不坚定、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医院校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采用焦氏头针[1]中的视区为主要针刺部位结合电针治疗39例复视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9例均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2例,女27例;年龄34~66岁,平均50岁;病程1~2周者19例,3~4周者15例,4周以上5例;动眼神经麻痹10例,单纯性眼肌麻痹9例,脑梗死或脑出血后遗症18例,黄斑变性2例;单眼复视6例,双眼复视33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复视症状,即视一物为两物。复视的诊断标准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对复视的诊断。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