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4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391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705篇
内科学   414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139篇
综合类   3266篇
预防医学   45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808篇
中国医学   573篇
肿瘤学   13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鼠蚤成熟过程中组织化学研究Ⅰ糖原和PAS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等单蚤Monopsyllns anisus(Rothchild)和级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Schoenherr)吸血消化成熟过程中糖原和PAS物质的变化。方法:用高碘酸-希夫反应(Periodic acid-Schiff reaction PAS)法显示未吸血蚤、吸血后不同消化时间蚤体内糖原和PAS物质。结果:2种蚤糖原和PAS物质以脂肪体含量最高。吸血后成蚤消化道各部分PAS反应均有增高,不同消化时间(24、48、72h)不存在显著差异。2种蚤中雌蚤吸血后卵黄细胞发育过程中PAS反应的变化相似,但不等单蚤发育较缓慢细蚤迟缓。结论:吸血将导致2种蚤消化道糖原不同程度的增加。亦能促进雌蚤卵黄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肠炎平灌肠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肠炎平保留灌肠,治疗前后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gA、IgG及LTR.结果:治疗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gA、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LTR则明显降低,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gA、IgG下降,LTR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肠炎平灌肠能增强溃疡性结炎患者的细胞免疫,降低患者的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3.
裂头蚴和猪囊虫感染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猪囊虫病和曼氏裂头蚴病均是人兽共患病,同时也是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随着人们的饮食方式和食物种类趋于多元化,这些疾病在非流行地区有增加的趋势。现报告我院门诊手术送检的2例病例。  相似文献   
4.
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常见创伤重症,由于病情复杂、危重,因而病死率较高,被临床高度重视。笔者总结了2001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156例患者的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4年1~6月尝试用自体心包为4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主动脉成形术,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 C)、血清透明质 酸(HA)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炎及其他肝胆疾病中的血清学水平,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9例不同临 床类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LN,PCⅢ,Ⅳ C,HA含量,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各肝 病组血清4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慢性肝炎重度组和肝炎肝硬化组升高显著,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N,PCⅢ,Ⅳ C,HA的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及死亡率高的常见急腹症。随着对急性胰腺炎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诊治经验的积累,尤其是治疗药物的不断发展和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SAP的早期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后期的胰腺和胰周感染及其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仍高达50%以上,如何降低感染的发生已成为SAP治疗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喁、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笔者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拔罐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因左髋酸痛2个月入院。体检:腹平软,左侧髋部未扪及肿块,左髋关节活动正常。X线平片:左髂骨见一直径约10 cm的囊状膨胀性骨破坏区,境界清楚,边缘呈波浪状, 有窄的硬化带,内部可见粗大的骨嵴将病变区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多房状(图1)。 CT平扫:左髂骨见膨胀性骨破坏区,CT 值51 HU,境界清楚,内部可见骨嵴,无钙化,骨皮质不连续,病变向周围软组织生长(图2)。MR平扫:T1WI示病变呈均匀较低信号,与邻近肌肉组织信号相近, 境界清楚,边缘硬化带呈低信号,病灶向内侧软组织生长;T2WI压脂图像示病变呈高低混杂信号,中央可见斑片状低信号区(图3、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变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试剂扩增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的染色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scrylamid gel electrophoresis,PAGE)薄层凝胶扫描分析。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比细菌型多一DNA条带。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形成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在特异性PCR反应中可形成与其亲代细菌型有差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