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独具的原创思维,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神。该文简要回顾了异病同治概念发展的源流,复习了病证结合的思想是异病同治的前提和基础。主要从现代异病同治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进展切入,提出异病同治"病"的条件性,即是特定的某类疾病或某系统疾病;强调界定异病同治"病"之条件性,对病证结合、方证对应及异病同治生物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模型组)和低氧高二氧化碳+神经肌肉电刺激组(电刺激组),每组6只大鼠。模型组和电刺激组每天置于氧舱内(O2浓度9%至11%,CO2浓度5%至6%)8h进行造模,连续4周,对照组则吸入普通空气。每天造模结束后对电刺激组大鼠双侧腓肠肌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30min。4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RVHI=RV/(LV+S)],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细小动脉结构形态变化,计算出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丙酮酸脱氢酶-E1(PDH-E1)、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蛋白表达;同时采用微量酶标法检测(LDH)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丙酮酸脱氢酶(PDH)的浓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RVHI、WT%、WA%值均升高(P<0.01),HIF-1α、PDK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1),PDH-1Eα蛋白表达下降(P<0.01),LDH活性提高(P<0.01),PDH浓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电刺激组的RVHI、WT%、WA%值均显著降低(P<0.01),HIF-1α,PDK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DH-E1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LDH活性显著下降(P<0.01),PDH浓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可能通过抑制HIF-1α蛋白表达,抑制PDK1、PDH-E1α活性、LDH活性,抑制肺组织氧化磷酸化向糖酵解转变,从而减轻肺血管重塑,改善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所致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Wii(任天堂)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对照组则辅以常规作业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上肢部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量表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2组患者患肘最大等长屈曲、伸展时肱二头肌、三头肌积分肌电值,并计算相应的共同收缩率(CR)。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UE评分、Brunnstrom分期评分、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CR及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FMA-UE评分[分别为(33.5±12.6)分、(30.9±15.6)分]、Brunnstrom分期评分[分别为(4.1±1.0)分、(4.0±1.2)分]、患肘屈曲时肱二头肌CR[分别为(14.6±5.7)%、(13.7±6.0)%]及患肘伸展时肱三头肌CR[分别为(27.4±8.2)%、(30.3±9.5)%]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Wii虚拟现实游戏训练在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以及改善患肘屈伸运动协调性方面与常规作业治疗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