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刀和高频电刀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1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采取超声刀混合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电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重点观察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疼痛、肛周切缘水肿程度、术后尿潴留、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远期并发症(迟发性出血、肛管狭窄、肛门失禁)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方面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50、33.46、5.25、χ2分别=16.99、8.32、4.11,P均<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创面水肿程度、尿潴留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94、4.65,t=12.58,P均<0.05),在迟发性出血、肛管狭窄和肛门失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65、2.80、1.39,P均>0.05)。结论超声刀混合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而且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也少于传统高频电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状况以及导致血红蛋白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低出生体质量儿48例,评价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血红蛋白状况,并对可能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下降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住院期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水平具有下降趋势,建立了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降低水平(Y)与住院时间(x,)和住院期间采血项目次数(X5)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0.571Xr+0.386X50结论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期间采血次数增多是导致低出生体质量儿血红蛋白降低的相关因素,为避免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医源性失血,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采血项目次数。  相似文献   
3.
周忠良  吕忠  马归 《浙江医学》2010,(4):524-526
大隐静脉抽剥术一直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经典手术,但近年来已逐渐被微创手术所替代。国内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手术有激光治疗、射频治疗及大隐静脉刨吸术。现将我院近年来采用高位结扎加腔内激光治疗的75例作一总结,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红霞  楼晓佳  周莉莉 《浙江医学》2010,32(2):183-184,300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hs-CRP和mAlb的水平,并比较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hs-CRP和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s-CRP和mAlb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769,P〈0.01).结论 检测血清hs-CRP和mAlb水平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喉罩置入期间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患有原发性高血压行普外科和妇科择期腹腔镜手术中喉罩通气患者6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三组(n=20)。麻醉诱导前后分别记录不同剂量DEX(B组和C组)或生理盐水(A组)注射前(Tn)、麻醉诱导前(T1)、喉罩置入前(T2)、喉罩置入后即刻(T3)、喉罩置入后3min(T4)、5min(T5)时相的MBP、HR、BIS。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均可降低BIS,保持喉罩置入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平稳。但C组在喉罩置入前后的显著心率过缓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诱导前15min预注DEX0.2μg/kg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患者喉罩置入期间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6.
周忠良  马旭  杜海军 《浙江医学》2011,33(5):713-714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compression syndrome, ICS)是指髂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入口部受到其前方右髂总动脉和后方腰骶椎的挤压而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肿及其他相关症状的临床症候群.是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外引起单侧下肢肿胀的常见原因,早期发现并治疗ICS能防止该类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并缓解甚至消除下肢肿胀.现对我院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行介入治疗的左髂静脉受压患者17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52例单纯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资料,了解心肌桥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上心肌桥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52例单纯心肌桥患者以及52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对两组病例的症状、心电图、运动试验、冠脉造影、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肌桥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肌耗氧量增加时,症状加重;大部分患者心电图及运动试验阳性;心肌桥多发现在左冠前降支;心肌桥治疗方法目前主要以药物为主;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后血清CRP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心肌桥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解剖异常,需要正确处理;CRP也同样可以作为心肌桥患者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探查宫腔困难时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行宫腔镜手术患者用金属探针探查宫腔较困难者,按手术日期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在探查宫腔困难时停止金属探针探查,予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管至7.5mm,置入宫腔镜,了解宫颈内口位置,退出宫腔镜,置入一次性探针,根据宫腔镜所见,尽量使探针头正对宫颈内口,并使探针与子宫纵轴呈一直线,来回旋转一次性探针同时向前用力。对照组继续金属探针探查宫腔。结果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探查宫腔成功,未发生子宫穿孔,而对照组发生子宫穿孔4例,另有6例探查宫腔失败。手术时间,研究组(3.9±1.4)min,对照组(5.0±2.2)min。探查宫腔成功比例、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探查宫腔困难时采用宫腔镜结合一次性探针探查宫腔,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普瑞巴林(PGB)联合甲钴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PHN患者68例,男3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3.9士12.5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n=34):甲钴胺(A组)、PGB联合甲钴胺组(B组)。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VAS评分、疗效以及副反应例数。结果: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均改善。B组改善优于A组,且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A组。结论:PGB联合甲钴胺可以有效的修复神经,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PHN提供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12月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后腹腔镜组19例,开放组27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与开放组相比,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94.3±18.4)min vs.(134.9±25.0)min,t=-6.013,P=0.000],术中出血量少[(55.0±29.8)ml vs.(148.7±54.9)ml,t=-6.755,P=0.000],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者少[36.8%(7/19)vs.85.2%(23/27),χ2=11.490,P=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5.1±0.9)dvs.(11.7±2.2)d,t=-14.279,P=0.000]。2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随访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