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摘 要 目的:了解某医院普外科伤口分泌物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医院普外科患者伤口分泌物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和同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2013~2015年每年全院患者伤口分泌物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均大于1 000株,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均占40.0%以上,而普外科伤口分泌物中大肠埃希菌每年均大于63.0%,占全院大肠埃希菌总菌株的40.0%以上,产ESBLs菌株阳性率年均为30.0%左右;该院检出的大肠埃希菌标本主要来源于普外科伤口分泌物、尿液、血液和痰液,其中普外科伤口分泌物中的占比最大;每年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序前三位药物均为头孢噻肟、头孢西丁、甲硝唑;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40.0%,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2.0%,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在1.5%~8.5%。 结论:该院普外科患者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占比最大;临床经验性用药可选上述敏感性药物并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 例,所有患者术毕送麻醉恢复室(PACU)后在超声引导 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 组:0.19%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19R 组)、0.19% 罗 哌卡因+50μg 右美托咪定(19RD 组)及0.25%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25R 组),每组分别于两侧腹横肌平 面注射药液各3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3 组患者术后2(T1)、4(T2)、 8(T3)、12(T4)及24 h(T5)的Ramsay 镇静评分、静息及咳嗽时疼痛评分(VAS 评分);记录术后3 组患 者第1 次需求PCIA 距离手术结束时间(T);24 h 镇痛泵PCIA 请求与给药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术 后镇痛满意度评分及发生局部麻醉药中毒的症状的例数。结果 3 组患者不同时点的Ramsay 镇静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25R 组比较,19R 组静息时VAS 评分在T1、T2、T3 及T4 时较高,19R 组 咳嗽时VAS 评分在T1、T2 及T3 时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患者第1 次镇痛泵 PCIA 请求距离手术结束时间(T)(16.9±13.1)h 较25R 组的(26.1±15.5)h 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9R 组患者24 h 舒芬太尼PCIA 总消耗量(V)、PCIA 给药次数(D1)与PCIA 请求次数(D2)与 25R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均高于25R 组;19R 组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与25R 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9R 组低于25R 组;而19RD 组与25R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组均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局部麻醉药中毒症状。结论 超声引导下50μg 右美托咪 定混合低浓度(0.19%)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横肌平面阻滞,达到与0.25% 罗哌卡因相当的镇痛效果,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提供有效镇痛,并能减少局部麻醉药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