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放射线对小鼠脾脏T细胞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lt、Foxp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0Coγ射线(1.0Gy,5.5min)照射Balb/c小鼠,分别于照射后第4、8、12及20天检测小鼠外周血象;骨髓病理切片观察骨髓造血组织增生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脾脏T细胞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T_bet、GATA-3、RORγt、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吖射线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显著降低;骨髓造血细胞显著减少,脂肪细胞明显增多;放射线照射Balb/c小鼠,脾脏GATA-3、RORγt、Foxp3蛋白表达下降,于照射后第4天表达水平最低,之后逐渐升高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脾脏T—be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T—bet/GATA3、RORγt/Foxp3比值明显增大(P〈0.05),于照射后第4天比值最大。结论:放射线抑制Balb/c小鼠骨髓造血,同时导致脾脏T细胞分化异常;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可能与T细胞分化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节风注射液(Sarcandra glabra injection,SGI)对白血病U937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1.83,2.75,3.66,5.49,7.32 g·L-1)的SGI处理白血病U937细胞48 h后,提取RNA,RT-PCR检测细胞的CD86和B7-H1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观察经SGI处理前后CD86、胞浆和核内NF-κB蛋白表达。结果 SGI处理后,B7-H1 mRNA表达降低;在SGI浓度为3.66~7.32 g·L-1,CD86 mRNA表达升高;CD86蛋白含量随SGI处理浓度增加而升高;胞浆中的NF-κB蛋白含量下降,胞核中含量增加。结论 SGI在一定浓度下能诱导U937白血病细胞CD86表达,下调B7-H1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核内NF-κB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行提取分离的中药新药人参二醇组皂苷提取物(PDS-C)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促进造血和调节免疫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经亚致死量照射后输入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制成免疫介导型再障模型。实验分6组,正常小鼠、模型组、PDS-C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及环孢素阳性药物对照组,均灌胃给药15 d。检测外周血象、骨髓病理检查造血组织增生状况、脾脏T细胞亚群比例,及T细胞分化相关T-bet、GATA-3和FOXP3转录调控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DS-C治疗再障小鼠的疗效明显,中、高剂量组的外周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骨髓造血组织增生状况也明显优于模型组。PDS-C升高Th2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降低Th1细胞比例,并上调GATA-3和FOXP3蛋白及下调T-bet蛋白的表达。结论 PDS-C有效地促进造血,改善再障的骨髓抑制,加快造血功能恢复而升高外周血象;同时通过恢复再障小鼠失衡的Th1/Th2/Treg细胞比例而参与调节免疫,该文为PDS-C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5~20mg/L浓度范围内,大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0mg/L作用72h后,抑制率分别达到(19.8±2.7)%,(58.8±4.4)%和(73.8±5.7)%;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大黄素5、10和20mg/L作用24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5±3.4)%、(56.0±3.4)%和(71.1±5.0)%,与对照组(1.01±0.06)%有显著性差异(P<0.0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梯形条带。大黄素作用24h后,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随药物波度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大黄素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Bcl-2基因可能参与了大黄素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分析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不同预后患者祖细胞集落形成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半固体集落形成法观察不同预后患者骨髓祖细胞集落形成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采用Affymetrix公司人类寡核苷酸表达谱芯片检测患者初诊时骨髓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数据。[结果](1)患者骨髓祖细胞集落形成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预后密切相关,未缓解者的骨髓祖细胞集落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患者,且对化疗药物不敏感。(2)完全缓解患者白血病细胞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基因109条,占0.5%。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134条,占0.6%,其中与预后密切相关的为TRIM16、TM4SF1。CD34和DNMT3B。(3)差异表达的基因按功能分成离子通道运输、细胞周期、细胞骨架运动、细胞凋亡等14类。上调的主要为DNA合成修复、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应激相关等4类;而下调的主要为蛋白翻译合成、信号传导传递、发育相关和细胞骨架运动等4类。[结论]特定的基因表达模式决定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以效应T细胞功能亢进导致造血组织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AA与Th17细胞数量增加及Treg细胞数量减少密切相关,且Th17和Treg细胞功能上相互拮抗。动物实验表明,IL-17抗体靶向治疗及Treg细胞回输治疗均可改善免疫介导的AA小鼠骨髓衰竭状态。本文就Th17/Treg细胞与AA关系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探讨AA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本综述讨论的主要问题有:Th17/Treg细胞一般生物学特性,Th17/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及相关细胞因子,Th17/Treg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黄芪多糖对拟缺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凝血酶损伤内皮祖细胞复制大鼠部分缺血损伤模型,不同浓度黄芪多糖预干预内皮祖细胞24h、凝血酶损伤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内皮祖细胞在蛋白及基因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凝血酶损伤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损伤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Ang-1及其受体表达下降(P〈0.05);与凝血酶损伤组比较,黄芪多糖各组细胞活性上升, Ang-1及其受体表达上调(P〈0.01);黄芪多糖各剂量组间呈剂量依赖。结论凝血酶可诱导内皮祖细胞损伤,黄芪多糖可抑制凝血酶所致体外培养的EPCs的损伤,对内皮祖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Ang-1及其受体表达有关,为缺血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既往亦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以血小板免疫性破坏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导致外周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公认的ITP治疗首选药物,而脾切除则是对激素治疗失败患者的第一选择,但往往难以被患者接受.目前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切脾无效的ITP患者的治疗仍相当困难,存在缓解率低、疗效难以维持、不良反应明显以及价格昂贵不能有效地广泛应用等问题.近年研究表明,氨磷汀(Amifostine,AMF)为一种细胞保护剂,治疗ITP有效且安全[1-2].笔者应用氨磷汀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复发难治性ITP 2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与其特异性配体CXCL12结合,启动下游信号通路形成CXCR4/CXCL12生物轴,在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再植以及维持正常造血和造血微环境的稳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4/CXCL12轴同时也可促进白血病细胞存活、增殖、转移及耐药,与白血病髓内外复发关系密切.CXCR4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
人参二醇促骨髓CD34+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人参二醇(PDS)对正常人骨髓CD34^+细胞的促进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用吸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磁珠技术从正常人骨髓分离出CD34^+细胞,采用琼脂半固体多向祖细胞集落(CFU-Mix)培养方法观察PDS对CD34^+细胞的增殖作用;用液体培养使CD34^+细胞增殖,并向红系、粒系定向生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DS诱导后细胞表面标记变化。结果显示:免疫磁珠分离CD34^+细胞的获得率占骨髓有核细胞(MNC)的(1.0±0.15)%;活细胞比例占(95.6±1.2)%,CD34^+细胞富集度达(86.8±2.8)%。中浓度PDS(25mg/L)能够有效地促进CD34^+细胞增殖,生成CFU-Mix集落,提高率为(56.3±3.5)%,与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液体培养生成粒系、红系细胞的数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提高率分别为(35.6±3.2)%和(22.3±2.1)%,与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经PDS诱导14天后,细胞表面分化标记明显增高,CD33^+细胞在PDS50mg/L时最高,CD71^+细胞在25mg/L时最高,G-A^+细胞在10mg/L时最高,而CD15^+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PDS不但促进CD34^+细胞增殖,且能诱导其定向分化,提示PDS具有类似造血生长因子和协同生长因子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