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GIFT为在IVE-E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基本适应症为精子与卵子不能相遇,操作过程为促排卵、采卵、卵子培养、精子处理、配子卵管内移植、黄体支持。成功率目前已达40%。GIFT的优点为比较接近自然状态,不必有很多设备,成功率较高;缺点为须使用腹腔镜,至少须有一侧输卵管正常,腹腔内粘连严重时施术困难。行GIFT时须注意注入卵管内的卵子数应限于2~3个内,注入的精子数亦应适当控制,卵子、精子采得后须充分洗净。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妇科急症之一 ,因临床表现为腹痛及不同程度的内出血 ,常被误诊为异位妊娠等妇科急症。笔者在1995~ 1999年期间共收治 9例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 ,其中有 6例被误诊。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均为育龄妇女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3 7岁 ,平均 2 7.85岁。其中未婚 (有性生活史 ) 2例 ,其余均为已婚。1.2 病史  6例患者均无明显附件炎病史 ,3例有人工流产史 ,时间分别为发病前 3、7、15天 ,1例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行取环术 ,2例月经周期正常。1.3 症状与体征  6例患者均有突发性疼痛 ,伴肛门坠胀感 ,腹…  相似文献   
3.
改良中药人工周期治疗经前综合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94例经前综合征妇女用改良中药人工周期和溴隐亭治疗,分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用RIA法测定血清PRL。结果发现66例患者血清PRL大于25ng/ml,占总例数的70%。用溴隐亭治疗后经前综合征症状迅速控制,血清PRL降低(P<0.01),但停药后经前症状易复发。加改良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后,经前症状的复发明显减少。研究结果为祖国医学中“经前诸证”的诊断提供了物质基础。表明改良中药人工周期加溴隐亭是治疗经前综合征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莲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09-1609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特有的并发症,分娩后患者就有症状消失,预后良好,但其最大的危害是围产儿结局不良,围产儿病死率高达11%[1]。2003年2月-2005年12日本院收治ICP98例,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2月-2005年12月在宜春学院苏一附属医院产前检查筛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病,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青春期功血,按出血期、月经后期(卵泡期)、月经间期(排卵期)、月经前期(黄体期)分采用中药治疗,总有效率为94%.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塞流、澄源、复旧三大疗法,以达到调整月经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vosis,EM)主要症状为痛经或进行性下腹疼痛,严重地影响了青中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本病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敷芒硝、大黄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妇产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外敷芒硝、大黄)与对照组各52例,拆线时分别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30,P<0.01),乙、丙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芒硝、大黄配伍用于切口外敷,方法简便,效果显著,无副作用,是一种促进切口愈合、预防切口感染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报告70例经前综合征及18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催乳素(PRL),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结果表明,两组FSH,E2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经前综合征组PRL和LH明显高于正常月经组(P<0.01)P均值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用溴隐亭加“经前安”汤剂治疗前综合征对控制症状,巩固疗效,优于单用溴隐亭疗法。  相似文献   
9.
对31例继发闭经妇女分组用中、西药人工周期治疗。于治疗前、后做 LRH-A 垂体兴奋试验。结果提示,中药人工周期对下丘脑性闭经妇女垂体 GnH 起正反馈兴奋作用;对卵巢早衰妇女垂体 GnH 起负反馈抑制作用;对 PCOS 患者垂体 LH/FSH 比例起调整作用。研究结果为"中药人工周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