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槐果碱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肝癌细胞SMMC-7721,以0、0.0625、0.125、0.25、0.5、1、2、4、8、16 mmol/L槐果碱处理细胞,采用MTT、平板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凋亡情况及侵袭能力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p-Akt、MMP-3、MMP-9及TIMP-3蛋白表达差异。结果随着槐果碱浓度升高,抑制率逐渐上升,IC_(50)为2.380 mmol/L,故选1、2、4 mmol/L作为干预浓度。槐果碱作用48 h后,随着槐果碱浓度升高,凋亡率增加,克隆形成数及侵袭能力显著抑制(P0.01,P0.05);胞内Bcl-2、p-Akt、MMP-3和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TIMP-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槐果碱通过调控Bcl-2、Bax和p-Akt水平抑制SMMC-7721生长,并调控MMP家族和TIMP家族蛋白抑制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 EST)联合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轻中度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2013年1月-2015年12月因轻中度胆源性胰腺炎入住该院的6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和s EST+EPBD组,每组20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分组当日血清学指标、术后炎症指标、手术并发症、住院情况指标以及随访情况指标。结果 3组患者分组当日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组和s EST+EPBD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s EST+EPBD组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EST组和s EST+EPBD组1年内均无胆源性胰腺炎发生,并均成功实现胆囊切除,而对照组12例复发,仅10例完成胆囊切除。s EST+EPBD组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EST组,而总住院时间、费用以及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EST组(P0.05);然而,随访1年时间内,两组患者均无胆源性胰腺炎复发,并均最终实现胆囊切除,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s EST+EPBD是治疗轻中度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能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降低术后并发,有利于患者间期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