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腺苷、白细胞介素(IL)-1及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A3腺苷受体(A3A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A3AR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从基因水平为茶碱应用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Ficoll-Hypaque液分离PBMCs,并将其分成对照组、腺苷组、腺苷加IL-1组及腺苷加茶碱组,体外培养18h,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法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检测PBMCsA3ARmRNA表达。结果哮喘患者PBMCs腺苷加IL-1组A3ARmRNA表达较对照组、腺苷组明显增加(P<0.01);腺苷加茶碱组A3ARmRNA表达减少,与腺苷加IL-1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哮喘患者PBMCs各组A3ARmRNA表达与正常人对应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腺苷或IL-1对哮喘患者PBMCs表达A3ARmRNA的影响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TIg)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5;r=0.78,P<0.01),哮喘患者PBMCs表达A3ARmRNA及腺苷、IL-1对其的影响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呈明显负相关(r=-0.72,P<0.05;r=-0.91,P<0.01;r=-0.64,P<0.05)。结论哮喘患者PBMCs表达A3ARmRNA增加;腺苷、IL-1对哮喘患者PBMCsA3ARmRNA表达的影响与机体过敏状态及气道阻塞程度有关;茶碱抑制PBMCs表达A3ARmRNA。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瘤并肝转移的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回顾1例肝转移性胰高血糖素瘤患者2次入院临床资料,结合患者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后病史,分析该病治疗的方式选择和预后。结果:该例肝转移性胰高血糖素瘤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明确诊断后,行超声刀肝右后叶切除+肝左叶肿瘤局部切除+胆囊切除术后好转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恢复良好。结论:胰高血糖素瘤术后可并发肝转移,手术治疗为有效手段,预后较好,必要时可行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4.
徐艳  柏如静  袁玲  冯波  陈可塑  周舒 《护理学杂志》2022,27(17):102-106
目的 系统检索与分析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工具,为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指南网及相关专业网站,获取与ICU患者安宁疗护相关的筛查工具。 结果 纳入21篇文献,包含21种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工具,其中普适性工具2种,专科性工具19种;筛查工具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条目有:晚期/转移性癌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ICU入住次数≥2次、心脏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晚期痴呆、治疗决策的分歧与冲突等。 结论 ICU患者安宁疗护筛查工具较多,但质量仍存在不足。可适当借鉴并结合我国国情研制筛查工具,以早期准确识别有安宁疗护需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观察体检人群81例,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9例,测身高、体重、腰嗣、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血清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2组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较对照组BMI、WHR及血甘油三脂更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更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具有影响的是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论: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1月-2016年11月确诊AC并接受POEM治疗的17例患儿的临床表现、POEM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7例患儿均成功完成POEM,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62.65±35.54)min;17例患儿术后随访12~36个月,手术前后AC临床症状评分(Eckardt评分)分别为5(4.0-6.0)和0(0.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体重减轻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POEM治疗儿童AC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确切,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有待大样本量的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苏皖地区14岁以下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胃镜下改变、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小儿消化科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例113例,分析其在临床症状、内镜下改变、病因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各组患儿均有呕血或黑便症状,除1岁患儿组外,其余各组患儿还有上腹痛、头晕乏力及休克征的表现。≥1岁且3岁患儿组临床表现为呕血合并黑便高于≥3岁且6岁患儿组(χ2=4.07,P=0.044)和1岁患儿组(χ2=3.87,P=0.049),但与≥6岁且≤12岁患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P=0.082),其他症状,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镜检查显示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包括:出血性或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溃疡、返流性或糜烂性食管炎、食管狭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和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除≥6岁且≤12岁患儿组食管狭窄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明显低于≥1岁且3岁患儿组(χ2=5.64,P=0.018)外,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诱发因素的分析显示,≥1岁且3岁患儿组误服化学制剂的比例明显高于≥3岁且6岁患儿组(χ2=4.09,P=0.043),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率比较,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苏皖地区14岁以下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呈现如下特点:以呕血为首要临床表现;内镜下以糜烂性或出血性胃炎为首要病因;大部分患儿无明显诱因;内镜及药物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JC病毒感染与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35例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和23例儿童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JC病毒DNA片段及T-Ag蛋白。结果JC病毒DNA片段在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中的检出率为31.4%(11/35),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检出率[8.7%(2/23)];T-Ag蛋白在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2.9%(8/35),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结直肠幼年性息肉患儿的息肉组织中,JC病毒DNA片段检出率和T-Ag蛋白阳性率与患儿年龄、性别及息肉数量、部位、大小无明显关系(P均0.05)。结论 JC病毒感染可能与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有关,JC病毒感染可能是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