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异物病,是呼吸道异物病中最常见的危急重症。本病是因异物堵塞气管腔后,导致呼吸机能障碍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在急救治疗时,应作为肺、心、脑多脏器综合征对待。恢复与改善气管通畅性是急救的首要目的。喉直达镜检查是急救术中的首选措施。相应的手法操作具有一定的配合与补充作用。内科监督应贯穿于急救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内耳外淋巴液的物理及生化特性检查,对耳聋诊断与防治的意义。文中特别强调了外淋巴液蛋白总量测定对早期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以及沙棘油防治庆大霉素耳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鼓膜穿孔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诸如外耳道压力骤然增大,器械或异物等直接损伤。颅脑外伤以及急、慢性中耳炎等均可引起。部分鼓膜穿孔可获自愈,但较大的穿孔,伴感染的穿孔,以及穿孔边缘形成“瘘”的中、小穿孔(外上皮移行进入鼓室粘膜侧)则经久不愈,而不得不求助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男,42岁。因声嘶8月,颈部肿块6月主诉于1987年11月6日收住院。声嘶呈进行性加重,3月后发现颈部左侧有核桃大小肿块,无疼痛,有轻度呼吸困难。检查:安静期无呼吸困难,颈部淋巴无结肿大,左侧甲状软骨板约5.5cm×4cm×3cm 大小肿块,硬度中等,表面光滑,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基底与甲状软骨板粘连紧密,甲状软骨切迹向右移位,无压痛,皮温及色泽正常。间接喉镜及纤维支气管镜检见:左侧假声带约1.5cm×1.5cm 大小隆起,  相似文献   
5.
用圆盘电泳法对18份胎儿内耳外淋巴蛋白含量及组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蛋白总量为1000.3±25.3mg/L,其中前清蛋白占2.43%,清蛋白占30.26%,α球蛋白占15.59%,β_1-球蛋白占7.47%,β_2-球蛋白占14.47%,r球白占4.78,r_2-球蛋白占25.0%。对上述所得结果之临床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许眠  樊玉林 《陕西医学杂志》1993,22(11):701-702
就庆大霉素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与内耳外淋巴液Fe、Zn 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动物实验,以耳蜗电图的动作电位作为耳聋程度的客观指标,观察了沙棘油对该聋的预防效果,提出沙棘油可作为一种新药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作为急症抢救的辅助方法之一,可以纠正任何病理状态下的气体交换障碍。该术对治疗急性喉梗阻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导致的呼吸机能衰竭具有重要作用。在我省因前者而作气管切开的约占60%,因后者而作气管切开的约占40%;急性喉梗阻的原因以喉炎为多,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原因多为颅脑及胸肺疾患。气管切开术并非一个单纯的技艺,与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已发展为一门呼吸机能障碍抢救学了。  相似文献   
8.
Klippel—Feil 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先天性颈椎融合与神经系统病变。以后又补充了耳聋等,遂称Wildervanck 综合征。报告的15例生后即全聋,X 线片均示颈椎融合与内耳畸形。通过资料分析表明,耳聋对本征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文中运用生物力学原理等对病因与临床表现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 病例介绍患儿女性,3岁,因聋哑就诊。患儿生后对声响即无反应。一胎一产,足月顺产。周岁后稳坐,两岁半时起步,母孕期无病。双亲健康,远缘婚配。家族无类似患者。患儿呆滞,颈短,向右偏斜,双眼球外展麻痹,屈光不正。颈后有2×2厘米肉赘,随脉博而动,其周围有4×5厘米三角形骨性缺损区,柔软,不膨隆。双耳廓及外耳道正常,右耳屏前副耳,双鼓膜肥厚混浊,对音叉及背后击掌无反应,余无异常发现。X 线检查:环椎可见,枢椎齿突不清晰,2—6颈椎椎体融合。枕骨下部呈三角形缺损,尖端向上。胸椎右弯。左侧内耳骨性解剖结构混浊不清,右侧内耳前庭扩大,半规管短而钝,耳蜗近似空腔。  相似文献   
10.
对17例人体内耳外淋巴钙离子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为耳病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尤其对耳聋、眩晕等的诊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