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吸烟既是慢性胰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是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尚缺乏吸烟对急性胰腺炎(AP)发病风险影响的研究。目的 探讨吸烟对AP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开滦集团2006-2007年健康体检、无AP病史且吸烟资料完整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为观察队列,最终纳入分析者98 287例。研究人群按吸烟(n=39 635)和非吸烟(n=58 652)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人群的AP发病率;经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累积发病率,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吸烟对新发AP事件的影响。结果 平均随访(9.7±1.4)年,共发生AP 158例,总人群AP发病密度为1.56/万人年,吸烟组和非吸烟组的AP发病密度分别为1.98/万人年和1.45/万人年。经Log-Rank法检验,吸烟组的累积发病率高于非吸烟组〔0.19%(76/39 635)比0.14%(82/58 652),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吸烟组的AP发病风险是非吸烟组的1.82倍〔95%CI(1.39,2.38)〕;校正了基线时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性别、年龄、收缩压、腰围、臀围、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饮酒、体育锻炼、高血压病史)后,吸烟组的AP发病风险是非吸烟组的1.58倍〔95%CI(1.05,2.38)〕。结论 吸烟是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将早期戒烟作为AP患者临床治疗管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河北中医》2021,43(6)
目的观察清中汤合丹参饮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PHG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128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清中汤合丹参饮治疗,28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TBi 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抗胃壁细胞抗体(PCA)阳性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并统计2组治疗1、3个疗程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PLT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TBi L、INR、D-D、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对照组PLT、INR、D-D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CRP降低(P 0.05),且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PLT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5),TBi L、INR、D-D、CRP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治疗1个疗程2组Hp感染阳性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1个疗程2组内PCA阳性率及2组间PCA阳性率和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均高于本组治疗1个疗程(P 0.05),且治疗1、3个疗程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 0.05)。结论清中汤合丹参饮治疗PHG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病变程度,改善肝功能、凝血指标、炎症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开滦集团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影响AP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在职员工及离职退休职工12 4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AP患者400例,另在剩余12 000例中选取无AP疾病者400例作为对照。收集所有受试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AP家族史、胆道疾病史及临床症状,收集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CR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ALT)、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糖、血钙、血淀粉酶、脂肪酶指标,采用超声影像学检查胰腺异常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P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AP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DK〗∶1,年龄在30~60岁之间的患者占41%,胆道疾病史患者占76%,饮酒史患者占50%,高血脂史患者占48%。AP患者中出现上腹痛患者占71%,下腹痛患者占24%,脐周痛患者占30%,全腹痛患者占11%,腰部放射痛患者占20%,恶心呕吐患者占15%,腹肌紧张患者占8%,出现合并症患者占67%。AP组患者CRP、TBIL、ALT、TG、血钙、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胰腺异常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饮酒史、高血脂史、胆道疾病史及高水平TG、血钙、血淀粉酶是影响AP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开滦集团AP疾病以胆源性疾病、酒精和高血脂症为主要病因,饮酒史、高血脂史、胆道疾病史及高水平TG、血钙、血淀粉酶是影响AP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益母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益母胶囊,比较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流产情况、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药物流产前,2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A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D-D、IN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益母胶囊可明显改善药物流产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有效提高流产的成功率,可在临床广泛使用。但研究的病例数较少,数据存在一定不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利胆方对原发性肝癌(PLC)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MWA)术后炎症递质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接受TACE联合MWA术治疗的P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8例。2组术后均予消炎、止痛、护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清热利胆方中药汤剂口服。于术前及术后3 d、12 d检测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较2组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2组患者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术后3 d、12 d时2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2 d时2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术后3 d时(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2 d时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明显高于本组术后3 d和对照组术后12 d时(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肺炎、肝脓肿、肝肿瘤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8个月内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MWA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利胆方可以调节炎性递质的释放,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体酮联合益宫颗粒对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在本院进行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黄体酮胶囊50 mg,每天3次;试验组加用益宫颗粒10 g(开水冲服),每天3次,2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5.00%;阴道出血量分别为(64.28±19.85)和(45.72±10.23)mL;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6.73±0.82)和(5.11±0.46)mm;阴道出血时间分别为(4.68±1.02)和(6.35±1.60)d;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40.01±3.27)和(48.52±3.05)d。上述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和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益宫颗粒可有效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改善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唐山市某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倦怠水平并提出合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唐山市某三甲医院183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中西医结合病区工作人员100名,普通病房83名.采用马氏工作倦怠问卷量表、自我感知视觉模拟状态量表(VA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 与普通病区比较,中西医结合病区医务人员的情感衰竭维度和去人格化维度得分提高,而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则低于对照组得分(P<0.05).并且中西医结合病区医务人员VAS量表总分以及SCL-90评分均高于普通病房(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病区医务人员更容易产生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导致职业倦怠,应特别引起关注,确保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利胆方联合西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反流性胆管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6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头孢呋辛钠1.5g/次,2次/d或左氧氟沙星0.2g/次,2次/d,奥美拉唑40mg/次,1/d,还原形谷胱甘肽1.8g/次,1次/d,并予补充电解质、补充维生素、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效差时结合静脉血培养药敏调整抗生素。治疗组28例清热利胆方(金钱草30g,茵陈15g,芒硝冲服10g,生大黄后下8g,威灵仙、郁金、白芍各10g,柴胡8g,枳实10g,山栀子12g,黄芩15g,甘草8g;脾胃亏虚加白术、薏苡仁;热毒炽盛加石膏、知母、牡丹皮、黄连;气滞血瘀加川楝子、延胡索、红花、丹参;肝肾阴虚加生地、旱莲草、女贞子;久病气虚加黄芪、党参;阴虚内热加青蒿、地骨皮、天花粉、淡竹叶),水煎400m L,早晚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转肽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56例出院后6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2%;对照组痊愈4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33.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转肽酶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56例出院后6月随访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热利胆方联合西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反流性胆管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急性胰腺炎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聚焦急性胰腺炎高危因素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内容集中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与血糖的关系,鲜有关于空腹血糖与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 探讨基线空腹血糖水平对新发急性胰腺炎事件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首次参加2006-2007、2008-2009年健康体检、无急性胰腺炎病史及空腹血糖资料完整的开滦研究人群作为观察队列,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25 088人,观察该研究对象中新发急性胰腺炎发病率,计算累积发病率,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基线空腹血糖水平对新发急性胰腺炎事件的影响。结果 研究人群按空腹血糖四分位水平(≤4.69、>4.69~5.13、>5.13~5.72、>5.72 mmol/L)分为4组,平均随访(10.14±1.71)年,共发生急性胰腺炎297例,发病率分别为1.83/万人年、2.38/万人年、2.00/万人年、3.18/万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空腹血糖>5.72 mmol/L组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是空腹血糖≤4.69 mmol/L组的1.44倍〔HR(95%CI)=1.44(1.04,2.01)〕。结论 基线空腹血糖水平在5.72 mmol/L以上增加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