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梳理古今文献对《伤寒论》大柴胡汤证的阐述,提出“心下急”为其主要症状,病机在于少阳失疏,胆胃不和,邪热内结。临床所见腹腔间室综合征同样是以严重腹部胀闷为主要特征,用大柴胡汤“下之”,效果显著。临床使用经方应当着眼主症,把握病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肾脏功能状况,并对影响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别收集MAFLD组(n=141)和CHB-MAFLD组(n=144)患者的肝脏生化、肾脏生化等临床资料,利用eGFR对两组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肾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85例患者中,与MAFLD组对比,CHB-MAFLD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肌酐(SCr)、eGFR、大量饮酒史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MAFLD组出现SCr异常升高(16.67% vs 3.55%,2=13.418,P<0.001)及肾功能受损(40.97% vs 12.77%,2=28.745,P<0.001)的比例明显高于M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尿酸、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CHB是影响患者肾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HB-MAFLD患者存在亚临床型肾功能受损,可能比单纯MAFLD患者更易发生、发展早期肾功能受损。对于CHB-MAFLD患者,更应严格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慢性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喉梗阻第四度呼吸困难临床进一步分期的临床意义及采用紧急环甲膜切开术的临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12~2017-12间因喉梗阻出现第四度呼吸困难行急诊气道手术的30例患者,并对其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 30例患者均救治成功。随访中发现1例留下有后遗症,其余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急性喉梗阻第四度呼吸困难患者须进一步明确临床分期,紧急环甲膜切开术是抢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鹿茸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靶器官Smad2、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个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100只,体质量(200±20)g。常规喂养1周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鹿茸低剂量组、鹿茸高剂量组、盐水组、模型组及正常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采用经典Hulth方法造模,造模后6周,行病理学观察,确认造模成功,鹿茸低剂量组按0.021g/100g给药,鹿茸高剂量组按0.084g,100g给药,盐水组每天灌服相应的生理盐水,正常组及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于灌胃后2、4、6周,分别取大鼠双侧膝关节软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一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方法分别检测Smad2、3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病理观察可见成功制备OA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可见Smad2、3蛋白在软骨层广泛表达,且定位于软骨细胞膜内。与模型组比较,鹿茸低、高剂量组在灌胃后2、4、6周Smad2、3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灌胃后4周比较,灌胃后6周,鹿茸高、低剂量组的Smad2、3mRNA表达量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鹿茸低、高剂量组Smad2、3蛋白在灌胃后2、4周时,其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量有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同组灌胃后2周比较,鹿茸低、高剂量组灌胃后4周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与同组灌胃后4周比较,灌胃后6周时鹿茸低、高剂量组Smad2、3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鹿茸通过调控软骨细胞内Smad2、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而起到修复软骨的作用。(2)软骨细胞内的Smad2、3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的上调可能是OA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吴薇  邹婕  林燕璇  陈丽仙 《新中医》2022,54(23):221-224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医学人才,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立足医教协同,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全面促进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以中医学专业八年制国维班为试点的中西医临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试方式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中西医临床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举措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学生课程学习学分绩点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均较传统教育模式下同专业其他班学生更突出。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反馈,中西医临床课程“一体化”提高了学生自学、综合分析、中西医临床思维等各方面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颈椎病颈痛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精灸组、麦粒灸组和无热灸组,三组分别为30、31、31例。三组分别用精灸、麦粒灸及无热灸进行治疗,均为3天进行一次治疗,每周2次,两次治疗间隔48h以上,10次为一疗程。采用NPQ量表、McGill量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随访28天时进行评价。结果:三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其中精灸组与麦粒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精灸组与无热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1),麦粒灸组与无热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三组患者NPQ、Mc Gill量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差值两两比较,精灸组与其余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麦粒灸组与无热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NPQ、McGill量表随访28天时与治疗前差值两两相比,精灸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麦粒灸组与无热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灸技术是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临床上,RA患者常常并发肺部损伤。其中,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RA患者最常见的关节外并发症~([1])。RA-ILD早期常因无明显临床表现而易被忽略,晚期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导致患者预后差,常因呼吸衰竭或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病(DKD)中医湿证的差异肠道菌群、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储存在广东省中医院生物资源库的中医诊断为湿证的DKD患者的粪便标本和血清标本,应用16s RNA高通量测序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DKD不同湿证亚型(湿热证、水湿证、湿浊证)患者之间的差异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探索与湿证亚型相关的代谢通路,并将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组学相结合,探讨肠道菌群和血清代谢物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共纳入41例DKD患者的粪便和血清标本,其中湿热证21例,水湿证13例,湿浊证7例;肠道微生物结果显示:水湿证和湿浊证的差异肠道菌群有7种,湿浊证和湿热证有13种,水湿证和湿热证有4种。代谢组学结果提示:DKD湿浊证和湿热证的差异血清代谢物有8种,主要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和泛醌和其他萜类醌生物合成通路(P<0.05);水湿证和湿热证有27种,主要富集在嘌呤代谢通路和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通路;水湿证和湿浊证有16种,主要富集在α-亚麻酸代谢通路(P<0.05)。肠道菌群与代谢组学关联分析显示:共有46种差异血清代谢物与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