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氧化二砷诱导肿瘤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凋亡的基础研究进展.国内外学者对As2O3抗癌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它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只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对多药耐药细胞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对耐受某些化疗药的肿瘤细胞保持敏感性,促使肿瘤细胞凋亡.As2O3的研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也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值得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联合化疗对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根据是否服用健脾益气方汤药将 185 例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 98 例和对照组87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益气方汤药,疗程为21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神疲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疗效、目标病灶改善疗效及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KPS评分疗效方面: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KPS评分提高率为67.3%(66/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5%(3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咳嗽、神疲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目标病灶改善疗效方面: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稳定率为63.3%(62/98),高于对照组的47.1%(41/8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白细胞(WBC)减少、中性粒细胞(NEU)减少、血红蛋白(HGB)减少、血小板(PLT)减少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气方联合化疗治疗肺脾气虚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示出中医药治疗肿瘤“带瘤生存”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和P2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108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用于研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结果P53(10w)和P53(high)病人的5a生存率分别为60.47%和29.43%,差异有显著性(P=0.0228)。P21(10w)和P21(high)病人的5a生存率分别为31.58%和47.14%,差异有显著性(P=0.0246)。P53(10w)并且P21(high)病人的预后明显优于其他病人(P=0.0013)。P53蛋白表达与P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P53、P21蛋白联合分析是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联合分析P53、P21蛋白表达在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上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P53或P21蛋白表达,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不表达或低表达。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归脾汤抗晚期癌症慢性消耗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定新  陈锐深 《新中医》2008,40(1):24-25
目的:观察归脾汤抗晚期癌症慢性消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适合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以归脾汤治疗,对照组以醋酸甲地孕酮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食欲、增加体重、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及治疗贫血、促进血清白蛋白合成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在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方面疗效相当.结论:归脾汤为临床上治疗晚期癌症慢性消耗的有效方剂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uPA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uPAR蛋白表达.结果: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uPAR表达全部阴性.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uPAR表达率为43.59%.Stage(Ⅰ Ⅱ)的uPAR表达率为35.5%,明显低于Stage(Ⅲ Ⅳ)的75.O%(P<0.05).高分化组(G1)、中高分化组(G2)、低分化组(G3)的uPAR表达率分别为28.9%、46.2%、7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uPAR蛋白表达上调.uPAR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期及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它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和8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MP-9蛋白不表达或低表达.上皮性卵巢癌中,MMP-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表达率为56.18%.MMP-9高表达与肿瘤晚期、瘤细胞的低分化、肿瘤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上调.MMP-9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癌症诊治的风向标。近年来,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EGFR基因19外显子、21外显子的缺失突变[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相继问世,明显提升了NSCLC的疗效[2-5]。尽管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获益于EGFR-TKIs的治疗,但服药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益气温阳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沐足联合电艾灸治疗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118例CRF患者,均由住院部2019年08月-2021年03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A组(39例)采用中药沐足+对症支持治疗,观察B组(39例)采用中药沐足+电艾灸+对症支持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Piper疲乏量表积分、功能状态评分(KPS)、生活质量(QOL,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等)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从临床症状体征及常规检查做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A组(82.1%,32/39)、B组(89.7%,35/39)患者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57.5%,23/40)(P<0.05),观察B组优于观察A 组(P< 0.05);治疗后KPS评分提高率对比,观察A组(79.5%,31/39)、B组(94.9%,37/39)患者均高于对照组(52.5%,31/39),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P<0.05);治疗前3组QOL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3组组内前后对比(P<0.05),观察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B组优于A组(P<0.05);在QOL量表条目中,治疗后患者在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对治疗态度、日常生活及面部表情7个方面,观察A组和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精神、睡眠、疲乏、治疗副作用方面,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P<0.05);治疗前3组免疫功能状况比较(P>0.05),治疗后在CD3+T、CD3+CD4+T、CD3+CD4+T/CD3+CD8+T、NK细胞免疫指标中,观察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NK细胞状态观察B组优于A组(P<0.05)。观察A组出现Ⅰ度皮肤瘙痒1例,治疗B组出现1例Ⅰ级血压升高,对照组出现1例治疗相关恶心呕吐,3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益气温阳理论指导下联合应用中药沐足及电艾灸治疗CRF,有效改善了患者功能状态、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状态,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3例符合要求的肝癌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以加减圣愈汤为主配合注射用血凝酶+埃索美拉唑钠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注射用血凝酶+埃索美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止血疗效、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潜血转阴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中药圣愈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在提高止血疗效、缩减大便潜血时间、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同时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VE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