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7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基础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再给予tDCS阳极交替刺激双侧口咽部皮层感觉区域,对照组以tDCS阳极假刺激同一区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2组SSA评分各阶段较组内治疗前的同一阶段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期、误吸情况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PAS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双侧口咽部感觉皮层能更好地改善吞咽功能,对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低温冲击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肌肉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70例鼻咽癌放疗后肌肉纤维化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35例,采用针灸和低温冲击辅助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肌肉纤维化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LENTSOMA评估等级从Ⅲ~Ⅳ级向I~Ⅱ级转移,试验组治疗后的Ⅱ级人数比例明显升高,Ⅲ级人数比例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的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EORTC QLQ-C30各项功能领域(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得分和总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能活血通络、舒筋解痉,低温冲击可以减轻炎症、消瘀止痛,二者辅助康复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肌肉纤维化的疗效肯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低温冲击法结合康复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患者颈部肌肉纤维化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NPC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在鼻咽癌放疗常规治疗上予以低温冲击法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其劲爆肌肉纤维化的发生情况、生命质量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其颈部肌肉纤维化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其生命质量明显由于对照组,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38.46%),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低温冲击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其颈部肌肉纤维化程度和提高其生命质量,可作为临床上治疗NPC放疗患者优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阖降阳明法选穴针刺干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基础治疗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31例接受阖降阳明法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2例接受常规取穴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周,疗程3周。治疗前后运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和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评分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才藤氏吞咽障碍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咽喉期、误咽程度VFSS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及口腔期VF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脑卒中基础治疗与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阖降阳明选穴针刺可明显改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阐释了吕英教授运用重剂黄芪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基础及临床配伍用药。吕英教授认为黄芪禀赋了春升之少阳火气和土地的平和性味,重剂黄芪可从中气直达下焦;黄芪体现了中医“火生土、土伏火”的治病大法,大剂量黄芪(黄芪用量为100~500g之间的凡5的倍数均可)能够发挥其大补元气之效,元气充盛,外达肌表,则正气旺盛,邪气自去。重剂黄芪配伍乌梅可使生生之源充足而促进厥阴风木之气和缓有序地升发,重剂黄芪配伍山茱萸可补乙癸(肝肾)之体,发挥乙癸同源之效。神经系统疾病总的病机为三阴本气不足,痰、湿、瘀、血、寒、热之邪胶着阻滞经络。临症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重用黄芪,可使元气充盛;重剂黄芪辅以养血益阴和祛瘀通络之药,可使气旺血生,湿痰死血得化,而经络得以畅通。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起病方式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吞咽功能的特点。方法根据起病方式将70例有吞咽障碍ALS患者分为肢体起病组(42例)及球部起病组(28例)。采用吞咽造影(VFSS)检查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功能与一般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与肢体起病组比较,球部起病组的VFSS检查口中漏出和向咽部移送障碍比率显著升高(Z=-2.699,P=0.007;Z=-2.102,P=0.036)。两组患者VFSS评分结果均异常。与肢体起病组比较,球部起病组VFSS口腔期评分显著降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显著升高(t=2.027,P=0.048;t=-2.387,P=0.020)。肢体起病组球部受累持续时间与VFSS总分、误咽程度评分呈负相关(r=-0.354,P=0.022;r=-0.313,P=0.044)。VFSS总分和口腔期评分在不同病程分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1,P=0.032;F=2.796,P=0.040)。不同球部受累持续时间患者的VFSS总分和误咽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7,P=0.002;F=5.632,P=0.001)。球部起病组VFSS总分、咽期和误咽程度评分与发病年龄呈显著相关性(r=-0.490,P=0.008;r=-0.414,P=0.029;r=-0.532,P=0.004)。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VFSS总分、咽期和误咽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9,P=0.008;F=3.502,P=0.046;F=8.982,P=0.001)。男性误咽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女性(t=2.644,P=0.018),误咽程度评分与性别呈负相关(r=-0.485,P=0.009)。结论球部起病、男性、发病年龄较大的ALS患者吞咽功能更严重;对肢体起病ALS,球部受累持续时间越长,误咽风险越大,洼田饮水试验可一定程度评估其误咽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