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个体差异因素对针刺腧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引起个体差异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26例,针刺左侧足三里,平补平泻法,采用相同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参数进行功能数据采集,然后采用相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个体数据分析,并且剔除不符合数据分析条件的数据.对于符合条件的26例个体数据,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别随机抽取5次,分别得到A、B、C、D、E5组样本,每组抽取的样本量均为11例.采用AFNI软件对每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得出不同分组的脑功能激活区定位结果.结果:A、B、C、D、E5组均见不同程度脑内活动区,但不同组之间结果差异很大,C组脑内活动区表现为信号减低,D组脑内活动区表现为信号增高,A、B、E组则表现为部分区域信号减低,部分区域信号增高;D组脑内激活区与其他各组完全不同.不同组间激活区不同率为46.7%~100.0%,大多数组间差异都超过一半脑内激活区.结论:在严格控制试验设计、针刺方法、数据采集参数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前提下,同一组被试的不同随机分组得出的脑功能激活区差别巨大,说明不同个体之间的针刺脑功能激活区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有可能会明显影响针刺脑功能成像的研究结果以及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王金山 《家庭医药》2010,(11):58-59
中医认为,肥胖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脾胃功能受损,经络不通,导致不断摄入的能量连续堆积,形成脂肪。拔罐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目前许多美容院也推出拔罐减肥。那么,拔罐减肥效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耳穴刺血与埋针治疗痤疮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痤疮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尽人意.笔者于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采用耳穴刺血、埋针治疗痤疮30例,并与口服西药治疗19例作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针药结合及药物对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患者MMSE、ADL的影响.方法:122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患者者随机单盲分为针灸组40例,针灸加药物组34例,药物组48例.20d为一疗程.结果:针刺与针药结合对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有效率达85%以上,与药物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改善多发性梗塞性痴呆患者MMSE、ADL得分(P《0.01).结论: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智能障碍,提高社会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fam样酪氨酸激酶-1(fms-like tyrosine kinase-1,flt-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bFGF-r)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灸法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促血管生成机制。方法选取Wistar雄性老年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硝普钠注射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西药组、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对照。艾灸组取百会、大椎、神庭穴艾灸治疗,西药组茴拉西坦灌胃,15天为1个疗程,均为2个疗程。神经行为学评分并结合跳台仪检测治疗前、第2疗程后学习记忆成绩;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海马VEGF、bFGF及其受体flt-1、bFGF-r的表达。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动物跳台实验的潜伏期、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艾灸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艾灸组与西药组比较潜伏期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西药在提高VaD大鼠潜伏期,降低VaD大鼠错误次数以及对神经行为学评分影响均有显著疗效,而艾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P<0.05)。艾灸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海马内表达VEGF、flt-1、bFGF的灰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FGF-r的表达仅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flt-1艾灸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在改善VD大鼠行为学评分及提高记忆成绩均有确切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存在着艾灸调控VD大鼠海马内VEGF、flt-1、bFGF和bFGF-r的表达水平,特别是上调关键因子VEGF、flt-1表达,促进了要害部位的血管生成,并最终激发了脑内神经的损伤修复机制。  相似文献   
6.
艾灸加针刺夹脊穴治疗颈腰椎疾病2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秋炎  肖伟 《针刺研究》1999,24(1):68-71
本文采用艾灸加针刺夹脊穴治疗颈腰椎疾病 237例,并设对照组(针夹脊穴不灸)43 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70. 89%和 100%,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19%和86.05%,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各证型间疗效比较 P>0. 05,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艾灸加针刺夹脊穴具有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5年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假性球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或中枢性延髓麻痹,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类似于“喑俳”、“喉痹”。多为本虚标实。西医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针灸治疗对本病有着良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乔咽功能的恢复.笔者收集了近5年针灸治疗本病的部分临床报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养阴通督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养阴通督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采用养阴通督针刺法,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针刺法,平均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养阴通督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有显著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针灸治疗的肥胖患者的治疗过程,讨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35例,根据1997年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提出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标准选取病例,进行俞募配穴针刺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80%以上的患者体质量有一定下降,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结论针刺俞募穴可刺激大脑皮层,中枢的整合作用被激发,调节局部组织代谢,从而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神经血管的紧张状态,消除病理过程,调节机体的抵抗力,从而恢复机体生理平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