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考察六五一丸(651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气阴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CHD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CHD基础用药方案(抗血小板制剂、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加六五一丸(651丸),对照组仅采用CHD基础用药方案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分析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及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距离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治疗后1月随访2组间6MWT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MWT总距离2组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5),1个月后随访这种差异更显著(P<0.01)。治疗组在“主要症状”、“伴随情况”、“认识程度”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余4个生存质量(SAQ)评分维度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各维度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六五一丸(651丸)可显著改善CHD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较常规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CHD患者运动耐力和生存质量,是冠心病心绞痛(气阴虚血瘀证)治疗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膳食作为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降低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必要检索相关高质量证据进行总结,以促进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实践。目的 系统检索并筛选当前国内外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生活方式和膳食指南/共识,对纳入指南/共识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提取、分析并综合相关指南推荐意见,为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生活方式和膳食指导提供最佳干预方案,为促进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各专业指南网站和中英文数据库,包括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校际指南协作网(SIGN)、美国国立指南库(NGC)、澳大利亚临床实践指南数据库(ACPG)、新西兰指南工作组(NZGG)、世界卫生组织(WHO)、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有关心肌梗死的指南、规范及专家共识,或内容涉及心肌梗死预防生活方式或膳食指导的相关指南/共识,并请心血管方面专家进行指南推荐及追溯参考文献补充检索相关指南,检索时间为2013-01-01至2018-12-31,并于2019年6月完成检索。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AGREEⅡ)对指南/共识进行质量评价,归纳总结指南/共识中生活方式和膳食指导的推荐意见。结果 共纳入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的10篇指南/共识,其中A级1篇,B级7篇,C级2篇。汇总49条推荐意见,其中生活方式涵盖戒烟、控制饮酒、体质量管理、睡眠管理、情绪管理、体育锻炼6个方面;膳食推荐涵盖饮食习惯、营养结构、膳食模式及膳食目标等相关内容。结论 纳入指南/共识的总体质量较高,但还需进一步规范指南/共识的制定和报告流程;心肌梗死指南/共识中有关生活方式和膳食推荐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为临床实践提供了证据支持。临床医护人员在进行证据转化时应基于最佳证据,将研究证据充分整合到卫生保健提供中,在综合考虑证据应用的促进及阻碍因素、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等后,选择最佳证据进行临床实践;患者指南的制定者应进一步考虑患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更具针对性地细化推荐意见,以最终改善患者结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于溶栓后12 h肌内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7 500 I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4%、4.2%,院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清hs-CRP、CK、CK-MB、c Tn T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芍胶囊及有效成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MIRI)大鼠心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制备MIRI模型。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I/R组、参芍胶囊250 mg/kg(SS250)组、参芍胶囊500(SS500)mg/kg组、人参茎叶总皂苷(TSFG)26 mg/kg组、白芍浸膏粉(Pae)370 mg/kg组及阿托伐他汀(Ator)10 mg/kg组,预灌胃7 d。再灌注后心脏苏木素-伊红染色(HE)切片进行计数中性粒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0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心肌组织中再灌注后中性粒细胞(PMNs)数量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用药各组PMNs数量显著减少(P0.05,P0.01)。与Pae及Ator组比较,SS250、500组和TSFG组PMNs数量显著减少(P0.01)。与S250组比较,TSFG组PMNs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SS250组和SS500组TNF-α浓度显著降低(P0.01);TSFG组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IL-1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S250组、SS500组、Pae组和Ator组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IL-10浓度显著下降(P0.01)。与I/R组比较,SS250组、SS500组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参芍胶囊两种剂量能够抑制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产生,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生成。通过抑制心肌组织和全身的炎症反应而发挥抗MIRI作用。其两种组分对不同炎症因子的干预效果不同,体现了参芍胶囊组方配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法对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随机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GRP为(19 66±4 11)mg/L,对照组为(29....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自噬与心脏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能量产生的主要场所,其通过氧化磷酸化的形式为机体提供ATP,维持细胞的基础代谢。外界刺激或病理环境可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最终导致ATP合成受限。线粒体自噬通过选择性清除该类功能障碍线粒体,保持细胞内线粒体数量的平衡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并促进细胞的存活,对保证机体的能量供应至关重要。近年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异常会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冠心病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的现代特征进行初步专家调查。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的现代特征进行第一轮的专家咨询。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多见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热蕴等实性证素,而气虚、阴虚相对少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实性证候要素较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普遍多见,而虚性证候要素则普遍少见;冠心病心力衰竭多见气虚、血瘀、水饮、阳虚、痰浊、阴虚;冠心病心律失常则较其它类型多见阴虚、血虚;PCI或CABG术后多病情平稳,两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相似,与稳定性心绞痛的证素分布也保持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类型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之间存在差异,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防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由于部分专家意见存在明显差异和分歧,更准确结论有待于新一轮的专家调查。  相似文献   
9.
血运重建时代,中医药对冠心病防治的研究和认识也在与时俱进。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能够改善血运重建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活动耐量、调节焦虑/抑郁等,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当前,有必要在总结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深入、规范地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气温、相对湿度、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影响的规律。[方法]同期筛选天津市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每日规定时间点测量并连续记录血压1 a;同步记录血压测量期间天津市的气象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级高血压组日均收缩压(SBP)、日均舒张压(DBP)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日均SBP与候均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r-0.5,P0.05);1级高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晨SBP与候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负相关程度均最高(r-0.6,P0.01)。1级高血压组SBP、DBP与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升高与雾霾相关(P0.05)、降低与雨天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有明显影响,需加强气象因素变化时对该两组人群早晨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