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黄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大黄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分析大黄对糖尿病肾病在基因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用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肾病大鼠给予大黄提取物治疗的大黄治疗组和糖尿病肾病大鼠给予安慰剂的阴性对照组。从4组SD大鼠的肾皮质中抽提mRNA,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经反转录分别合成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同时将Cy2,Cy5荧光标记的cDNA探针等量地与BioDoor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与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肾病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35条,占芯片基因总数的8.4%,其中12条基因在糖尿病肾病时表达量明显下降,而323条基因在糖尿病肾病时表达量明显上升。大黄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28条,占芯片基因总数的3.3%,其中有8条基因在大黄治疗以后明显上升,而120条基因在大黄治疗以后明显下降。并且,在糖尿病肾病中部分基因的表达变化在大黄治疗后可被逆转。结论:大黄能上调或下调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在一定程度上能逆转STZ诱导的基因表达谱。  相似文献   
2.
目前造成肝损害最常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是异烟肼,其主要通过N-乙酰化酶代谢,后者由NAT2(N-acetylteansferase 2)基因编码.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肝吸虫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内表达,同时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的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和药物筛选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大规模测序从肝吸虫cDNA文库中确定肝吸虫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采用PCR方法扩增出目的片段,与表达质粒pGEX-4T-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IPTG诱导表达;研究重组蛋白的理化性质及酶动力学特征,并寻找可能的抑制剂。结果成功表达出约64 kDa的重组蛋白,凝血酶切后为36 kDa蛋白,其酶活性为63.6U/mg。1.14 mM 4,4′-二甲氨基联苯甲醇处理30 min酶活性下降了60%;吡喹酮、灭滴灵和阿苯哒唑对酶活性无抑制作用;而5’-单磷酸腺苷对重组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其Ki为0.49。结论成功地表达了目的蛋白,为药物筛选提供了一个易于获得的候选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4.
细胞色素P450s超家族参与生物体内许多物质的代谢反应。现就P450s家族的概况,人P450s家族的分类和主要功能,以及斑马鱼P450s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同时介绍了应用转基因小鼠研究人P450s功能的进展,并对应用转基因斑马鱼研究人P450s在药物代谢方面的作用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基因芯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n Z  Hu X  Ying K  Li Y  Tang R  Cao G  Tang Y  Jin G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3):243-246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伴与不伴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将4000个人类全长基因的PCR产物点样于特殊处理后的玻片上制备基因芯片。用逆转录的方法,分别将两种荧光Cy3-dUTP和Cyt-dUTP标记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组织mRNA,以制备cDNA探针,并与芯片杂交。以ScanArray 300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上两种荧光信号,获得的荧光信号图像用计算机分析。每点上两种荧光信号的强度分别代表Cy3-dUTP和Cy5-dUTP的量。最后,计算每点的Cy5和Cy3比值。结果 在所检测的2例伴淋巴结转移和2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标本中,56个基因(其中包括24个已知基因)有表达差异。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为阐明人类胰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高水平地直接表达目的蛋白,方法:用PCR方法从猪卵透明带-1(pZP1)cDNA中扩增pZP4目的基因片段,通过在其5′端和3′端引入的双酶切位点将该完整的目的cDNA定向插入pBV221表达质粒PRPL启动因子下游的多克隆区。结果:此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宿主工程菌后经热诱导培养,可在SDS-PAGE凝胶上得到特异性的高表达蛋白条带,而且它在Western blot鉴定实验中能被鼠抗pZP4的单克隆抗体17D3和兔抗pZP IgGs识别。结论:成功地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了可被17D3单克隆抗体及ZP多克隆体识别的ZP4。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顶体素抑制剂 4 胍基苯甲酸盐 (KF 95 0 )对人精子顶体素的抑制作用和对顶体的影响。 方法 :醋酸抽提并纯化人精子顶体素 ,BAEE/ADH法测定不同剂量KF 95 0作用后残余酶的活性。以生物素标记的豌豆凝集素为探针 ,采用ABC染色法观察KF 95 0对完整精子顶体的影响。 结果 :①正常人精子顶体素活性为(37.6 5± 4 .4 7)U/L(pH 8.5 ,2 5℃ ) ;②残余酶活性与KF 95 0剂量呈负相关 (r =- 0 .998) ,并呈量 效依赖关系 ,回归方程 :Y =7.5 7- 1.895X ;③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 ,顶体完整着色率均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KF 95 0能直接抑制顶体素活性 ,推测对精子顶体也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精子顶体素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杆状体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燕  郑惠民  丁素菊  马丽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30-2331,F003
杆状体肌病(NM)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肌病,报告l例成人晚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肌肉病理检查,电镜下观察到多数肌纤维中含有大量源于Z线的杆状体,确诊为NM。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NM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对于有近端肢体无力特别是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行MGT染色或电镜检查将避免NM的误诊,早期功能锻炼可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并确定人羧基末端结合蛋白CtBP2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CtBP2为诱饵蛋白筛选人肝cDNA文库,获得与之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采用酵母共转化和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确认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最后利用荧光蛋白融合表达技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确认CtBP2与其相互作用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情况。结果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了41个与Bd-CtBP2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编码10个不同的蛋白,其中有4个克隆编码泛素结合酶UBE2Ⅰ的不同片段。从人肝cDNA文库中扩增获得UBE2Ⅰ的全长编码序列,酵母共转化和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CtBP2与UBE2Ⅰ能够特异性结合。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GFP-CtBP2弥散分布于细胞核,DsRed-UBE2Ⅰ不均匀分布于细胞核,有部分点状聚集。两者共转染时能够呈点状共定位于细胞核。结论人CtBP2能够在细胞核内与UBE2Ⅰ特异性相互作用,是UBE2Ⅰ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10.
叶晓霞  霍克克  陈东 《解剖学报》2011,42(2):175-179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基因MIP的亚细胞定位情况,以及MIP与其相互作用蛋白FASP1、MafF共转染HeLa细胞后亚细胞定位的变化和共定位情况.方法利用在线蛋白质结构和亚细胞定位分析软件,对MIP可能的蛋白结构和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预测;结合分析结果,采用荧光蛋白融合表达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技术,观察比较MIP融合于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