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分析与挖掘是基因芯片研究的关键和难点,而软件是数据分析方法实现的主要手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cDNA基因芯片分析软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芯片数据的获取及分析的软件,然后概述了不同统计软件在芯片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芯片数据分析软件,最后简述了基因网络分析及数据挖掘方面的软件。  相似文献   
2.
养肝熄风方药对帕金森大鼠旋转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养肝熄风方药与左旋多巴联合应用对帕金林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将36只帕金森模型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以左旋多巴,养肝熄风方药加左旋多巴,生理盐水胃饲(1次/d),持续12W,观察其旋转行为的动态变化,结果:B组动物出现对侧旋转行为;旋转总数及旋转强度在3-7W间较A组低,11W后则升高,旋转时间5W后较A组延长,无反应率4W始较A组减低(均P<0.05),说明养肝熄风方药与左旋多巴具有协同作用,并可减轻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引起的运动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从肝治心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肝与心五行相生、经络相连”的角度论述了肝与心的密切关系,并深入阐述肝对“血”、“脉”的调节的作用,提出“肝心共血脉”的论点,丰富了“七情之由做心痛”的理论依据,为“从肝治心”法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别敏胶囊对呼吸道变应性模型小鼠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卵清蛋白建立呼吸道变应性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淋巴细胞中Th1和Th2细胞变化,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NF-γ)水平及血清皮质酮浓度。 结果:别敏能够明显减轻模型小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降低模型小鼠Tb_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4、IL-5水平,升高Th1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NF-γ水平,显著抑制模型小鼠内源性皮质酮水平的下降。 结论:别敏对机体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别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是否与鼻黏膜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方法中药组及模型组大鼠于第1、7天腹腔注射卵蛋白和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使BN大鼠致敏;中药组大鼠第8~17天灌服中药别敏混悬液;第18天进行鼻腔灌流,测定灌流液中的Evens blue的浓度,以观察中药别敏对该模型鼻黏膜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大鼠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中药组大鼠灌流液中伊文氏蓝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别敏具有明显改善致敏BN大鼠鼻黏膜血管通透性作用。表明别敏具有缓解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的作用,可能与改善鼻黏膜血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医概念的分析亟需一个广为接受的逻辑框架,而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或与现代医学的物质简单对应。语言哲学认为语言具有一种逻辑结构,该结构正与世界的逻辑结构一致,即语言是世界的"逻辑图像"。本文采纳了该思想,并以对"肾精"的分析为例,通过分析古代关于"肾精"描述的文献,逐一找出"肾精"之所以成为"肾精"的若干必要条件,直至形成一个充分条件,希以此例表明这种基于语言哲学的逻辑框架在解析中医核心概念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研究衰老进程中各年龄段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及淫羊藿总黄酮(EF)对老年期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脾脏分离的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方法,比较从出生后3天直到27月龄衰老进程中,各代表性年龄段的细胞凋亡率差异,并观察EF对老年过度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结果:刚出生3天组的凋亡率最低,随着增龄,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仅10月龄组例外,其凋亡率小于4月龄组,27月龄的细胞凋亡率最高。EF干预后,27月龄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介于10月龄与18月龄之间水平,以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在衰老进程中,大鼠淋巴细胞的凋亡率随增龄而逐渐升高,在老年大鼠存在过度凋亡现象,而EF可抑制老年淋巴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别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中药复方别敏对变应性鼻炎干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造成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含量的变化。结果 中药复方别敏能明显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的抓鼻和喷嚏数;抑制植物血凝素A和OVA刺激引起的脾脏淋巴细胞增殖;降低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含量。结论 中药复方别敏具有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增殖,降低血清IgE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次座谈会刚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简称《条例》)实施1周年的前夕举行,具有很好的纪念意义。《条例》第3条指出:“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这一规定首次从法规层面上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