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观察湿润暴露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是否通过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通路影响慢性难愈合创面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探讨MEBT/MEBO的作用机制。方法 150只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美宝组(30只)、贝复新组(30只)、模型组(30只)、急性组(30只)和空白组(30只),并构建创面模型。于造模的第3、7、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采取创面标本组织,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创面组织形态学变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TEN、p-AKT、MMP-2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贝复新组及美宝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模型组(P0.05),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P0.05),且创面组织染色结果更好;(2)在造模第3天,贝复新组及美宝组中PTEN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AKT、MMP-2、MMP-9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第14天,与模型组比较,贝复新组及美宝组中PTEN蛋白表达增高(P0.05),p-AKT、MMP-2、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MEBT/MEBO可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其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PTEN/AKT信号通路影响创面组织中MMP-2、MMP-9表达,及基底膜(BM)的降解与重塑。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Western blot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观察大黄灵仙胶囊对小鼠胆结石肝细胞转运蛋白表达及胆汁代谢谱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熊去氧胆酸(UDCA)对照组(U组)、药物对照组(Y组)及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D组),每组10只。N组和Y组小鼠普通饲料喂养,M、U、D组给予高脂、高热量、高胆固醇饲料诱导胆囊结石的形成。同时U组每天给予130mg/kg UDCA溶液灌胃;Y组和D组每天给予大黄灵仙胶囊汤药13g/kg灌胃,N组和M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干预8周后,观察小鼠成石率,利用Western blot法观察肝胆管侧膜细胞转运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B亚族成员11(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1,Abcb1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c2(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2,Abcc2)变化,GC-MS技术检测小鼠胆汁代谢组学特征。结果造模期间因灌胃操作不慎,U组1只小鼠挣扎时灌胃针扎破小鼠食管导致死亡。M组成石率为100.00%,高于N组和Y组(均为0.00%,χ2=20.00,P0.01);与M组比较,U组及D组成石率降低(44.44%,χ2=7.54,P=0.011;30.00%,χ2=10.77,P=0.003)。经红外光谱分析检测后在2939、1 446、1 382、1 056cm-1处可见胆固醇特有吸收峰。5组小鼠Abcb11和Abcc2转运蛋白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9;P0.01;F=90.01,P0.01)。与N组比较,M组Abcb11和Abcc2表达降低(P0.01);与M组比较,U、Y、D组转运蛋白Abcb11和Abcc2表达均升高(P0.01)。与其他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胆汁内源性代谢物丙氨酸、柠檬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胆固醇、LDL、甘油、苹果酸及丙酮浓度升高,乳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胆碱及牛磺酸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具有稳定肝胆管侧膜细胞转运蛋白表达、改变或改善病理性胆汁的分泌及其代谢物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胆结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构建慢性肝损伤性胆石症模型,利用大黄灵仙颗粒药物干预,探究EGR-1在防治肝损伤胆石症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构建兔慢性肝损伤模型,同时予高热量、高胆固醇致石饲料,建立兔慢性肝损伤胆石症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治疗组采用大黄灵仙颗粒0.4 g/(kg·d)进行干预,其余各组大白兔均正常饮食。用药12周后,麻醉后取肝脏组织,分别通过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与各模型组相比,喂食大黄灵仙颗粒剂的各治疗组大白兔EGR-1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表现为肝脏汇管区及肝窦的肝细胞胞浆上棕褐色颗粒沉积表达明显减少,说明用药后可减少EGR-1蛋白的阳性表达使受损肝功能得到改善。(2)RT-PCR结果:各治疗组的EGR-1 mRNA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均0.05),说明大黄灵仙颗粒可通过减少EGR-1 mRNA表达量有效减轻肝损伤。结论大黄灵仙颗粒可以有效预防结石的形成,减少慢性肝损伤性胆石症动物模型EGR-1的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具有减轻肝损伤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