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一种改良方法构建果蝇草酸钙肾结石模型。方法:配制标准培养基和造模用培养基,空白对照组果蝇仅予标准培养基,而传统模型组和改良模型组分别从成虫期和幼虫期开始摄入含 0.5%乙二醇( EG)的造模用培养基。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评估各组果蝇马氏管内成石情况,分别记录模型组成石率达 100%所花时间,并对成石率 100%时模型组间“ ++”和“ +++”所占比率进行比较;用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仪鉴定模型组果蝇马氏管内结石成分。绘制各组果蝇生存曲线,并比较生存周期差异。结果:改良模型组和传统模型组分别在果蝇成虫日龄 14 d和 22 d,马氏管内成石率达到 100%。当改良模型组和传统模型组成石率均达到 100%时,两组“ ++”与“+++”所占比率分别为(40.5±4.4)%和(39.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拉曼位移的主峰主要集中在 1 462 cm-1、1 463 cm-1和 1 473 cm-1,说明模型组果蝇马氏管内结石成分均为草酸钙。空白对照组、传统模型组和改良模型组的最高寿命分别为 76 d、70 d和 68 d,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35 d、30.5 d和 30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生存周期均显著缩短(P均< 0.01),但传统模型组与改良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型造模方法使果蝇在其幼虫期即摄入 0.5% EG,缩短了模型构建周期且具有可重复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高分辨MR成像中使用自制肛肠水囊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水囊放置前后肛瘘病变的显示率、瘘管末端位置以及MRI分型的符合率。结果22例患者共有26个内口,22条主瘘管,16条支管,23个外口,8例伴肛周脓肿或感染。放置水囊前后MRI上内口的显示率分别为76.9%(20/26),69.2%(18/26),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主瘘管、支管及外口数与放置水囊前相同,分别为100%(22/22),100%(16/16),91.3%(21/23)。使用水囊前后,MRI对瘘管末端位置的判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5,P0.05),MRI对肛瘘分级的符合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通过自制肛肠水囊的使用,能够更好地分辨瘘管末端位置,从而使肛瘘的分级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就益气活血方免煎颗粒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及病理组织学积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评价。结果:试验组实际观察31例,对照组实际观察36例。2组症状积分随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胃镜分级、病理分级积分亦均有所下降,而试验组在控制中、重度萎缩的病理分级方面显示出疗效优势。结论: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对胃黏膜萎缩的进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脓毒症(sepsis)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临床上针对脓毒症的治疗用药多以西药为主,长期使用存在抗生素耐药、激素不良反应和费用高昂等问题。因此,探寻新型、高效、安全、廉价的药物和治疗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中医药凭借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独特优势,在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中医药与脓毒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多。该文通过筛选相关临床研究与文献,从脓毒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发病机制,NF-κB信号通路和中医药对脓毒症的干预等方面进行系统归纳整理,研究发现一些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中药复方和中药注射液可以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效抑制NF-κB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等炎症因子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各脏器损伤,改善预后。但囿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研究也存在促炎-抗炎平衡机制模糊、药代动力学不明及药物安全性评价较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磁珠耳穴贴压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南通市中医院2018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符合条件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加肺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择时磁珠耳穴贴压,疗程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80.0%(24/3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实验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磁珠耳穴贴压联合肺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COP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化瘀解毒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瘀解毒复方中药,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4 g/d,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Mayo评分的变化,并检测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清CRP值、PLT、Mayo评分、EGF、TGF-β1及TNF-α表达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健脾化瘀解毒复方组和观察组治疗后CRP值、PLT、Mayo评分降低、EGF升高、TGF-β1及TNF-α表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健脾化瘀解毒复方组PLT、Mayo评分、TNF-α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优于对照组的76.7%。[结论]健脾化瘀解毒复方具有良好的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EGF、TGF-β1、TNF-α的表达有关,其抗炎效果优于美沙拉嗪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蝮蛇解毒汤对蝮蛇咬伤后出现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 I)水平异常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例蝮蛇咬伤后出现CK、CK-MB、cTnI水平异常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均进行蝮蛇咬伤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蝮蛇解毒汤口服。于治疗前和治疗3、6d后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清CK、CK-MB、cTnI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3、6d后血清CK、CK-MB、cTn I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中药蝮蛇解毒汤可以有效降低蝮蛇咬伤患者升高的血清CK、CK-MB、cTn I水平,对患者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从伏风理论出发,结合眩晕发病特点,提出本病基本病机为内外合邪、伏风内藏、匿于经络,反复发作的关键病机是伏风伤络,因实致虚,易夹痰瘀。治疗上透达内外,治风为要,以血为先,灵活应用祛风药、理血药、行气药、虫类药,注重联用引经药以引导诸药上行直达病所,同时强调愈后调护,辨证施以食疗。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