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卵巢癌脾脏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分析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 21例中,17例单发,4例多发,共28个病灶。13个病灶18F-FDG PET/CT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影,其中9个病灶边界清晰,4个病灶边界不清;4个病灶密度不均匀,内见坏死、囊变,余9个病灶密度均匀。15个病灶表现为类圆形等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均匀。28个病灶均呈18F-FDG高摄取,其中21个病灶18F-FDG摄取均匀,7个病灶18F-FDG摄取不均匀。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SUVmax为8.04±3.92,最大径为(2.23±1.02) cm,SUVmax与最大径呈正相关(r=0.687,P<0.001)。21例中,5例肿瘤仅累及脾脏;16例累及其他部位。结论 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消风散加减、西替利嗪内服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沭阳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4例。所有患者给予血液透析,A组给予血液灌流治疗,B组给予消风散加减、西替利嗪内服治疗,C组给予消风散加减、西替利嗪内服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疗程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改良Duo氏瘙痒评分(Duo's pruritus score,Duo's VAG)评估患者瘙痒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睡眠质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钙(Ca)、血磷(P)等指标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VAS评分、Duo's VAG评分、PSQI评分、Scr、BUN、β2-MG、CRP、PTH、Ca及P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Duo's VAG评分、PSQI评分、β2-MG、CRP、PTH、P水平均降低(P<0.05),Scr、BUN、C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C组治疗后VAS评分、Duo's VAG评分、PSQI评分、β2-MG、CRP、PTH、P均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A组(74.07%)和B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西替利嗪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瘙痒症状,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血清PTH、β2-MG、CRP、P等指标水平,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食管癌原发灶的PET/CT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食管癌患者术前18F-FDG PET/C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检测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析上述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4例食管癌原发灶的SUVmax、SUVmean、MTV及TLG分别为9.92±5.10、6.04±3.23、(12.34±9.20) cm3和63.75(17.75,110.03) g。SUVmax、SUVmean、MTV与原发灶最大径呈中等正相关,TLG与原发灶最大径呈较高度正相关(P均<0.05)。SUVmax、SUVmean、MTV、TLG与肿瘤原发灶T分期均呈中等正相关(r=0.360、0.347、0.477、0.556,P均<0.05);MTV、TLG与肿瘤原发灶N分期均呈中等正相关(r=0.328、0.357,P均<0.05);SUVmax、SUVmean、MTV及TLG与肿瘤M分期线性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SUVmean与肿瘤临床分期线性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TV和TLG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均呈中等正相关(r=0.462、0.435,P均<0.05)。TLG与原发灶的病理分化程度呈中等正相关(P=0.036),SUVmax、SUVmean、MTV与原发灶病理分化程度线性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食管癌原发灶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较好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部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评估太极拳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病历及随访系统获取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病历信息379例,按照是否接受医师推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分为太极拳组83例和对照组296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照1:1进行病例匹配,并以随访1年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心绞痛发作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为评价指标,评估太极拳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匹配,成功配对160例。两组患者1年随访后,MACE(P=1.000)和LDL-C达标率(P=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太极拳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1年中,两组均未发生重大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基于PSM匹配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太极拳训练和常规治疗比较,可更好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但尚未发现联合疗法,更有效地降低1年中的MACE及促进LDL-L达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PET/CT及手术、经皮穿刺肺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15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位置、最大径、T分期、N分期及M分期进行分组,比较组间PET/CT及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原发灶最大径、代谢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组间比较,患者性别、原发灶大小、T分期、N分期、组织病理类型及肿瘤各代谢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M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瘦体重标准化SUVmax(SULmax)、MTV及TLG均与肿瘤原发灶最大径、T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与N分期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MTV、TLG均与肿瘤M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联合肿瘤原发灶最大径和SUVmax可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结论 PET/CT所示肺癌SUVmax、SULmax、MTV及TLG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关系;联合应用原发灶最大径及SUVmax可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适碘地区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探讨老年人群糖代谢指标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江苏省宿迁市和徐州市共2 037例老年人(男1 045例,51.3%)进行体格检查、生化检测及甲状腺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代谢指标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结节个数、结节大小、结节良性和可疑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适碘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35.1%,其中42.4%为多发结节,33.9%的结节≥1 cm。有甲状腺结节组与无甲状腺结节组、单个结节组和多个结节组以及结节<1 cm组和结节≥1 cm组相比,性别、腰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甲状腺结节大小相关。结论: 适碘地区老年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较高。糖代谢紊乱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结节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剜除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Qmax、PVR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4例BPH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  相似文献   
10.
蒋文波  金玉  陈昊  徐俊伟 《新中医》2021,53(5):221-224
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教授是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载,有丰富的临证经验。龙家俊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家学,先后师从龙步云、张义堂学习医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阐古研近,学辨证论治之基础,深入探索病因病机理论,遵天地人三气相应之道,用以人为本之"四维(天-地-人-时间)辨证"方法,秉承"三因"学说,提出"七淫八情"理论,并以此理论为核心,从辨证辨病、病机转化、遣方用药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临床实践[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