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膳食能量、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主要是硫胺素(维生素B1)和核黄素(维生素B2)的营养状况,为今后在该人群中开展B族维生素干预奠定基础。方法对13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连续记录3日膳食。结果调查对象能量、蛋白质摄入量均不足,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亦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结论糖尿病患病人群应当在控制总能量摄取水平、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适量进行B族维生素补充。  相似文献   
2.
"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缓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改善其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 5 0例非急性期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 (以下简称训练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5例 ,其中脱落 2例 )。对技能训练组进行技能训练共 4周 ,然后随访 12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 (MR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训练组患者的PANSS评分(3 9 96± 7 44 )、阴性量表总分 (11 92± 5 13 )、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总分 (2 0 60± 2 95 )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45 77± 8 95、 15 13± 4 79、 2 3 5 0± 5 3 7,P <0 0 5 ) ;训练组患者的MRSS总分 (3 1 60± 17 3 7)、依赖量表总分 (7 2 8± 5 41)、活动能力缺乏量表总分 (9 0 8± 5 5 2 )均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 44 68± 13 61、 11 77± 5 17、15 0 0± 4 48) ;训练组的复发率 (4 % )低于对照组 (17% )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重返社区技能训练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老年患者的急性期躯体症状特征及治疗后转归,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中提高对老年患者躯体症状的鉴别和处理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中"抑郁发作、单次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老年患者(≥60岁)69例,62例完成12个月随访。分别在基线、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及12个月末随访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情,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因子(SSS-S)评估躯体症状的严重程度;12个月末随访时增加了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估社会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抑郁发作期躯体症状发生率100%,胃肠道症状(91%)、头晕头痛(65%)、心血管症状(58%)等最常见;SSS-S评分在治疗2周末和4周末与基线相比均有明显下降[(13.6±3.2),(12.4±2.8)vs.(17.1±4.8),P0.05]。分层线性模型分析显示SSSS评分改善与HAM A评分改善以及躯体病影响生活程度正向相关;康复期躯体症状残留与焦虑程度正向关联(OR=2.13,P0.05),与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水平无关联。结论:抑郁障碍住院老年患者在急性期存在丰富的躯体症状,有效抗抑郁治疗后躯体症状随着抑郁病情改善而减轻,康复期仍有躯体症状残留。躯体病影响生活的程度和焦虑症状是躯体症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精神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80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自知力评定量表(SAI)、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生活质量的生理因子与依从性、疾病意识、精神症状标识及自知力总分显著负相关(r=-0.232,-0.243,-0.171,-0.274;P0.05);心理因子与疾病意识和自知力总分显著负相关(r=-0.219,-0.203;P0.01);生活质量总分与疾病意识和自知力总分负相关(r=-0.169,-0.175;P0.05),生活质量受自知力总分和阴性症状的影响(β=-0.312,P=0.000;β=-0.157,P=0.037),疾病意识对生活质量心理因子有预测作用(β=-0.291,P=0.003);生活质量总分受自知力总分的影响(β=-0.594,P=0.019)。结论:1自知力较好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2心理因子受疾病意识的影响;3阴性症状对生活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6.
郭昀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1985-1986
目的了解血尿酸对老年人血糖、血脂的影响,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对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年龄65~80岁)335例,其中血脂异常105例(血脂异常组)、糖尿病101例(糖尿病组)、健康者129例(健康组),将三组受检者血尿酸分别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脂异常组受检者血尿酸水平[(450.00±62.00)μmol/L]明显高于健康组[(280.00±92.00)μmol/L],而糖尿病组受检者血尿酸水平[(205.00±56.00)μmol/L]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和健康组受检者血尿酸与TG呈显著正相关(r>0,P〈0.05),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r〈0,P〈0.05),而与TC、LDL-C无关(r=0,P>0.05)。糖尿病组和健康组受检者血尿酸与空腹血糖无关(r=0,P>0.05)。结论血脂、血糖、血尿酸三者共同促进了老年人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应引起临床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所有病例先停服原来的降压药2周。A组用坎地沙坦酯片8mg,每日1次;氢氯噻嗪片12.5mg,每日1次。B组用坎地沙坦酯片8mg,每日1次。C组用氢氯噻嗪片12.5mg,每日1次;尼群地平片10mg,每日2次。均口服给药,共进行8周治疗。进行治疗后的2~4周进行药物调整,若坐位舒张压不低于90mmHg,则进行剂量调整。坎地沙坦酯片和尼群地平片均将剂量翻倍,氢氯噻嗪剂量不变。所有病例在开始治疗的前1天和治疗的最后1天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3组给药方式的血压变异性(BPV)用药前后均有降低(P〈0.05)。从用药后的BPV情况分析,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相比,除了在24h收缩压变异(SBPV)、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低于C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小。  相似文献   
8.
杨士贤  吴铁镛 《中国药业》2014,(13):105-106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已确诊为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86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2例,分别进行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加抗生素治疗。通过症状询问、胃镜检查、不良反应观察等比较3组疗效。结果在缓解腹痛方面,疼痛消失时间上,在用药第1天和用药第7天,兰索拉唑组和雷贝拉唑组均优于奥美拉唑组,且雷贝拉唑组要优于兰索拉唑组;在缓解上腹不适方面,在用药第7天,雷贝拉唑组优于奥美拉唑组。胃肠溃疡愈合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雷贝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均优于奥美拉唑组。结论在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时,与奥美拉唑相比,兰索拉唑和雷贝拉唑有着起效迅速、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治疗有效率高等优势;与兰索拉唑相比,雷贝拉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临床症状缓解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特征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2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住院期间死亡的精神障碍患者病历信息,分析死亡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及患者病程、住院时间、住院次数疾病诊断和死因。结果2007年1月至2022年9月住院总病例6846例,死亡病例56例,病死率为8.18‰。死亡原因均为躯体疾病所致,其中猝死所占比例最大,为28.57%(16/56),其次为呼吸衰竭(23.21%,13/56)、心力衰竭(19.64%,11/56)、肺部感染(12.50%,7/56)、多脏器衰竭(8.94%,5/56)和休克(7.14%,4/56)。患者平均死亡年龄(70.63±12.54)岁,病程中位数为22.50(10.00,40.25)年,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89(0.57,3.93)年,住院次数中位数为2(1,4)次;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占33.93%。不同年龄、职业、病程、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和疾病诊断患者发生死亡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80岁、职业为退休、病程≤10年、住院次数≤3次、住院时间≤1年、疾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应加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在对其进行精神心理治疗的同时,亦应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及躯体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 9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45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 ,对于干预组施以精神卫生全程服务 ,约 2 4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评分差值的比较 ,干预组的BPRS总分、反应缺乏因子分、思维障碍因子分、偏执因子分、SDSS评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结论精神卫生全程服务对控制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社会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