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生  付国兵  戴晓晖 《四川中医》2008,26(11):45-47
对中药敷脐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男科等临床各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帝内经》关于"溪谷"的论述和各家注解的重新整理,从中医推拿学临床的角度阐述"溪谷"与五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关系,以及"溪谷"为病的病因病机、"溪谷"理论的临床应用等内容,认为"溪谷"包含脏腑气血在五体的输布和五体之间的气血往来两层含义,是脏腑、经络和肢体关节之间通过气血相互联系的一个纽带,是推拿理论与临床交会的桥梁,此观点的提出解决了长期以来推拿临床内脏病与肢体病辨证论治体系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了推拿诊断的定位定性的准确性和治疗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腰椎活动度的变化是衡量急性腰扭伤病情转归预后的重要标志。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以腰椎活动度的差异为标准对急性腰扭伤不同病情分为轻、中、重三级,相应的在针刺治疗上对本病重型采用"对应针刺法",对本病中型治以"局部铍针治疗",同时运用局部为主,辅以远端取穴并结合电针治疗本病轻型。从临床效果上看,对本病的分级论治能使针刺治疗本病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本病治疗的有效性,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振腹疗法是以振腹按摩为主的独特脏腑按摩治疗形式。广泛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又开始应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等伤科疾病,也有不错的效果。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已经成为脏腑推拿领域一个独特的流派。本文对振腹疗法的操作程序和主要手法,以及作用原理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三伏季节,"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就成了中医院里最受追捧的疗法之一.<环球中医药>杂志本期<中医药热点>访谈栏目,就冬病夏治的一些学术问题,请教了业内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焦扬主任医师、按摩科付国兵主任和儿科张虹副主任.  相似文献   
6.
人体质强弱盛衰与阳气的盛衰息息相关。在九大体质中,阳虚体质人群属于"正虚"人群,且许多疾病的危重证候与阳气的虚弱密切相关[1],故对于阳虚偏颇体质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运用中药敷脐疗法对30例阳虚偏颇体质者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气血理论是中医推拿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推拿是中医外治法中通经络调气血的主要方法.本文通过对经络气血与推拿的关系、气血失常致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气血为病的四个阶段和推拿调理气血的原则方法进行整理,使调治气血这一中医推拿核心理论构架更加清晰,有利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帝内经》关于"溪谷"的论述和各家注解的重新整理,从中医推拿学临床的角度阐述"溪谷"与五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关系,以及"溪谷"为病的病因病机、"溪谷"理论的临床应用等内容,认为"溪谷"包含脏腑气血在五体的输布和五体之间的气血往来两层含义,是脏腑、经络和肢体关节之间通过气血相互联系的一个纽带,是推拿理论与临床交会的桥梁,此观点的提出解决了长期以来推拿临床内脏病与肢体病辨证论治体系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了推拿诊断的定位定性的准确性和治疗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结合自我按摩治疗原发性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以神阙穴为中心的振腹疗法,结合温经止痛操治疗本病3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有效率.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运用振腹疗法结合温经止痛操治疗原发性重度痛经疗效可靠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