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T)对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分组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MTT法检测0.25、0.50、1.0 mg/mL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药物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半定量RT-PCR检测bcl-2/ba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TT法显示药物作用后,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后PA-1细胞的凋亡率依次上升,并与作用时间正相关;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苦参碱对PA-1细胞具有明显的G_1期阻滞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碱能使PA-1细胞bcl-2 mRNA和bax mRNA的比值下调,产生G_1期阻滞,从而调节细胞周期,最终导致PA-1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2.
吴燕菁 《当代护士》2014,(10):86-87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舌癌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舌癌化疗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等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舌癌化疗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加中鼻甲成形术治疗鼻睫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32例鼻睫神经痛患者,在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使鼻中隔居中,异常中鼻甲予中鼻甲成形重建,增宽嗅裂间距,恢复正常鼻道空间结构。结果术后随访3~16个月,治愈18例(56.2%),显效9例(28.1%),有效3例(9.4%),无效2例(6.3%);术后复发2例(6.3%)。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加中鼻甲成形术,使嗅裂间距增宽,避免局部压迫,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上呼吸道多层螺旋CT表现,为手术针对性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经多导睡眠监测仪诊断为OSAHS的59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测量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及矢状径、冠状径,比较其与87例正常成人上呼吸道横截面积及各径线的差别。结果 59例OSAHS患者中上呼吸道横截面积有狭窄的计53例,共计8 5个平面存在狭窄。另有6例无法明确判断具体解剖层面狭窄。5 3例狭窄中34例患者仅存在1个狭窄平面,其中软腭后区狭窄者23例、悬雍垂区狭窄者4例、舌后区狭窄者3例、会厌后区狭窄者4例;9例患者相邻的两个平面共同狭窄,其中为软腭后区+悬雍垂区者4例、悬雍垂区+舌后区者3例、舌后区+会厌后区者2例;7例患者软腭后区、悬雍垂区和舌后区3个平面同时狭窄。3例患者整个上呼吸道4个解剖层面狭窄。结论大部分OSAHS患者上呼吸道存在解剖性狭窄,其中最为常见的狭窄部位是软腭后区。多层螺旋CT能够精确测量上呼吸道各层面,并对狭窄部位和范围进行定位,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输液泵、球囊泵、微电脑全自动化疗泵三种化疗泵在持续化疗中的不同特点,找出三者的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接受氟尿嘧啶(5-FU)持续化疗的60例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输液泵组、球囊组、微电脑泵组各20例。化疗前均置入PICC,遵医嘱持续泵入5-FU 120 h,记录三组误差时间、故障报告次数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1)误差时间,微电脑泵组球囊组输液泵组(P0.001)。(2)故障报告次数,微电脑组输液泵组,球囊泵因无故障报告功能未计数(P0.001)。(3)患者对化疗泵满意度,微电脑泵组球囊组输液泵组(P0.001)。结论:微电脑全自动化疗泵配合PICC在5-FU持续化疗中精确度、患者满意度较输液泵及球囊泵更高,且故障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颌面部撞击伤导致的牙周膜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    本研究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创伤实验室进行。将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质量0.26 kg的铁质帽状圆柱体撞击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牙齿;分别于伤后6、24 h及3、7、14、28 d处死实验犬,观察犬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间接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的牙周膜损伤稍明显,但病理变化可逆;右下颌第二前磨牙的牙周膜损伤轻微;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未见明显损伤。结论    颌面部撞击伤可导致邻近牙齿的牙周膜发生间接损伤,但病理变化可逆;损伤程度随着牙齿与伤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7.
探讨下鼻甲成形联合骨折外移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通气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5例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致下鼻甲肥大的患者,施行下鼻甲成形联合骨折外移术。结果 115例患者中,显效97例(84.4%),有效16例(13.9%),无效2例(1.7%),总有效率98.3%。随访时间1~3年,平均1.6年,其中复发2例。结论下鼻甲成形联合骨折外移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是一种符合鼻腔生理特征的功能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远期疗效以及可能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35例(2107侧)慢性鼻-鼻窦炎和(或)鼻息肉患者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年,平均1.2年。治愈8 6 2例(7 5.9%),好转2 1 4例(18.9%),无效59例(5.2%),总有效率94.8%。术后并发鼻腔粘连126例(11.1%)。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减少出血,提供清晰术野,正确处理病变的中鼻甲,术后规范性随访,能有效的提高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愈率,减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