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便秘是一类以排便困难为特征的病证,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及需手法协助排便等[1,2]。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CC)是指便秘的病程超过6个月。慢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证,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统计,世界各地报道的成年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约为2.5%~79%[3]。我国成年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3.19%~11.6%[4-8]。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痔切除半开放式缝合加内痔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简称铜针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外痔切除后半开放式缝合加内痔铜针术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320例,而对照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混合痔320例,两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出血停止时间、痔脱出消除程度、疼痛程度,以及有无术后大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治愈率99.5%,显著高于对照组(93.6%),痔局部脱出治愈率99.0%,亦显著高于对照组(94.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32.8%,P0.01)。结论:外痔切除后半开放式缝合加内痔铜针术治疗混合痔,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尤其适合于出血和局部脱出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悬低切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高悬低切组(观察组)和外剥内扎组(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静脉滴注止痛药物3日;每日中药坐浴2次,每日伤口换药1次,连续1周。观察术后8h、24h、48h、72h、首次排便后患者疼痛评分,术前及术中外痔处理数量,术后4周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8h、24h、72h、首次排便后的疼痛评分降低(P<0.05),术中处理外痔数量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悬低切术式能减少对肛管部分的损伤,减少术中外痔处理数量,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患者术后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悬低切术式治疗混合痔在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并发症、保护肛门功能等方面与传统外剥内扎术式相比的优势。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Ⅱ、Ⅲ期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高悬低切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式治疗,术后随访4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混合痔分度、内外痔点位情况,术后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手术用时、外痔点位数与切除点位数差值、术后24 h伤口疼痛评分、术后伤口疼痛时间、术后24 h伤口水肿程度、术后24 h伤口出血评分、术后伤口出血持续时间、术后24 h肛门坠胀程度评分、术后尿潴留、术后排便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控便功能、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减少外痔处理点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术后排便疼痛持续时间、患者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愈率、手术用时、术后24 h伤口疼痛评分、术后伤口疼痛时间、术后24 h伤口水肿程度、术后 24 h伤口出血评分、术后伤口出血持续时间、术后24 h肛门坠胀程度评分、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术后控便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悬低切术式能够减少患者外痔处理点位,较传统外剥内扎术式愈合时间缩短,亦能减少患者术后排便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