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血栓形成后剩余血液的流变学变化,并探讨体外血栓形成试验的规范化操作。方法:采用30例健康人静脉血液,一部分抗凝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细胞计数,另一部分不抗凝,于Chandler环内模拟血栓形成后,再测定剩余血液的血细胞计数及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液表观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等。结果:体外模拟血栓形成后剩余血液的表观粘度,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血小板粘附率、最大聚集率也显著降低(P<0.01);但红细胞计数、压积和变形指数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模拟血栓形成后剩余血液的流变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尤以血小板数量、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更加突出。规范体外血栓形成试验的操作方法,有利于提高该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现在,数据挖掘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趋势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西医学的广泛应用,尤其是AI分析方法在疾病早期诊断与评估、疾病的治疗策略与医疗资源管理这几个方面突出的使用效果,为AI与中医药的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在名老中医经验的学习与传承方面。近十余年来,名老中医经验学习与传承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成果颇多,在梳理常用数据挖掘工具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AI分析方法在西医学的应用,可以对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的智能化学习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与展望,为继承与发展名老中医经验提供更高效的途径,加快中医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明亮  汪晓芳 《河北中医》2014,(12):1876-1877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一般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1]。在历朝历代的中医药类著作中并没有原发性高血压之名,不过根据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应归属于眩晕、头痛、厥等范畴。纵观历代古籍文献,最早对其论述的莫过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相似文献   
4.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评价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仿盲、3组平行、阳性药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进行丹参多酚酸盐的I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共480例,试验Ⅰ组240例,试验Ⅱ组120例,对照组为120例,分别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400mg和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疗程14d,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心绞痛疗效比较,试验Ⅰ组总有效率为88.085%,试验Ⅱ组为89.744%,对照组为67.257%,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中医症状疗效,试验Ⅰ组总有效率为80.426%,试验Ⅱ组为80.342%,对照组为58.407%,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心电图疗效,试验Ⅰ组总有效率为44.444%,试验Ⅱ组为53.086%,对照组为32.530%。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14d后,部分受试者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轻度异常;不良事件12例,10例为不良反应,其中试验Ⅰ组有3例;试验Ⅱ组有5例;对照组有2例。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剂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27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116例)与对照组(111例)。治疗组予中药配方颗粒剂(复方黄芩汤或复方仙麦汤),对照组予中药饮片汤剂(复方黄芩汤或复方仙麦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血压值(SBP、DBP)、血压达标率、中医证候积分及用药安全性。脱落、剔除病例共26例。疗程4周,采用非劣效检验分析两组在诊室血压平均下降水平、血压达标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性  结果:①试验期间,符合FAS集225例,其中治疗组115例,对照组110例;PPS集201例,其中治疗组99例,对照组102例。②在FAS与PPS集中,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SBP与DB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SBP与DB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成立。③组间治疗后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不劣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舒血宁静脉输注,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总有效率为88.3%,与对照组(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风险6.7%,与对照组(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均能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对低分子肝素钙,舒血宁注射液出血风险更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针刀与局部痛点封闭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3年)、中国知网CNKI(1979—2013年)、维普数据库VIP(1989—2013年)、PubMed(1966—2013年)和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5期),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期刊,纳入封闭与针刀比较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的要求独立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果有必要,将采用RevMan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15例患者,均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封闭组与针刀组相比,在治疗后痊愈率方面[OR=0.50,95%CI(0.16,1.63),P=0.25]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远期总有效率方面[OR=0.09,95%CI(0.01,0.93),P=0.04],在远期痊愈率方面[OR=0.07,95%CI(0.02,0.26),P0.0001]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治疗肩周炎的远期有效率和痊愈率的疗效可能更优于封闭。但本研究纳入试验数有限且文献质量较低,需设计更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8.
9.
慢性心力衰竭病证结合与临床治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治疗心衰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在治疗上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如利尿剂引起的电解质、代谢紊乱,ACEI引起的干咳,加之长期吃药药物对胃的刺激等。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病证结合思想的深入,在中医传统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进行西医病的辨证,使得中医药治疗心衰具有独特的优势。兹从慢性心衰疾病分期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面作一简述,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0.
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又称造影剂肾病,是指应用造影剂(contrast medium,CM)后新出现的急性肾损害或原有肾损害加剧,并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肾功能障碍;其实质是造影剂诱发的急性肾损害。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介入检查及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比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高龄、糖尿病、肾衰竭、心功能不全、容量不足等患者中的应用,使对比剂肾病(cIN)成为医院获得性肾衰竭的第三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