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介入治疗以其无需开胸而获血运重建之效,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有效方法。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成为限制其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药物被临床普遍证实具有肯定的预防再狭窄形成的作用。结合自然辩证法的平衡观,作者提出动脉损伤后修复失衡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与否的关键所在。并根据机体调控能力下降与中医“证”的内在联系,认为中药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整合调控作用,恢复动脉损伤后自身的调节能力。使血管的修复趋于动态平衡状态,从而发挥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教育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按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干预常规给予降压、调脂等药物治疗,定期复查血压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生活方式教育.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TC、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aPWV、AB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实施生活方式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压及生活指标控制效果,促进血管病变程度减轻,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分为ST段回落(STR)组193例和ST段回落不良(STNR)组91例。结果STNR组和STR组合并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梗死前心绞痛、心功能Killip〉II级的比例及Q波计数、心率、血糖、CK-MB、纤维蛋白原、Gensini评分、发病至再灌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 II级、发病至再灌注时间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STNR的独立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为保护因素(P〈0.05)。STNR组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总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STR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STR组,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前壁心肌梗死、梗死前心绞痛、心功能Killip〉II级以及发病至再灌注时间与术后STNR密切相关,STNR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
早发冠心病起病隐匿、发病急骤、预后欠佳。结合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特点,气血失和是发病之基,神不安位是加重因素,迁延心之功用失职。“上守神”思想强调“守脉之神”与“守心之神”两者间的正常维系,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高度契合。本文以中医经典为基,立足临床,通过对“上守神”思想进行经典释义,结合早发冠心病的病机进行理论阐发,提出从“守脉之神,以调气血之失和”和“守心之神,以安神明之正位”的角度辨治早发冠心病。建立“气血同调发伊始,畅心宁神贯始终”的防治理念,形成畅脉宁神经验方,以期在“上守神”思想指导下为早发冠心病的临床诊疗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内质网应激是细胞内一种适应性机制,持续或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则诱导细胞凋亡,造成组织损伤.多项研究显示内质网应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肥大、心力衰竭及糖尿痛心肌病等发生、发展的共同通路,干预内质网应激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益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安宁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益安宁和古方神力补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心电图ST段、动态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经Ridit分析,2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2)在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T段无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3)血液流变学方面,2组0S-1、5.0S-1、10.0S-1、35.0S-1、5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4)在血脂方面,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HDL-C及Ox-LDL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益安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古方神力补,症状改善、病情缓解、理化检查指标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古方神力补。  相似文献   
7.
史大卓  刘京  康景轩 《中医杂志》2007,48(12):1061-1063
多基因复杂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和病因明确的细菌感染疾病明显不同,如何综合干预多基因复杂疾病以改善患者预后,成为现代医学关注的焦点。传统中医药将自然界药物和人体纳入一个整体系统,辨识药物治疗疾病生物效应的经验模式与现代系统生物医学虽有宏观和微观的不同,但两者碰撞对现代医学探索人类多基因疾病发生发展的奥秘会有很多启示,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赤芍801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及缺血心肌环氧合酶-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结扎冠脉左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以标准肢体导联Ⅱ心电图ST段弓背抬高示AMI形成。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赤芍801大剂量组 (80 mg·kg-1·d-1,腹腔注射)、赤芍801小剂量组 (40 mg·kg-1·d-1,腹腔注射)、阿司匹林对照组(25 mg·kg-1·d-1,灌胃),共给药7天。放免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COX-2、ICAM-1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IL-1β水平无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区心肌组织COX-2、ICAM-1 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赤芍801小剂量组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并抑制缺血心肌组织COX-2、ICAM-1表达。 结论 赤芍801小剂量组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水平,抑制缺血心肌组织COX-2、ICAM-1表达。  相似文献   
9.
赤芍801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注射用赤芍801联合西医标准药物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标志物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细胞自噬是一种利用溶酶体对自身细胞器进行分解、将产生的大分子物质予以回收利用的高度保守的细胞降解过程。饥饿、缺血、氧化应激等均可诱导其发生。自噬在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正常的细胞自噬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自噬不足或自噬过度则可促发疾病或加重病变。本文综述细胞自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