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代辨证论治发展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辨证论治概念的发展 辨证论治已被公认为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内经》为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仲景创六经辨证,并有平脉辨证和随证治之等对病证病传的具体论治,从而确立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中提出"辨证论治"之语,而在此之前,张介宾《景岳全书》称为"诊病施治",周之干在《慎斋医书》称为"辨证施治"。多数人认为,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治二者可通称,但也有人认为论治意境比施治广阔,论治属于"知"的范畴,施治属于"行"的范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辨证论治"较为全面,故著述多用"辨证论治"称谓。  相似文献   
2.
自我国建立博士制度以来,伴随该项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对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改革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的态度 我院于1995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有13位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现已有6人出站。在这几年博士后管理工作中,我们认为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先后成立了博士后领导小组、博士后专家评审委员会、博士后办公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8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恢复了学位制度,并由此创建了中医药各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制度,至今已有10年历程,10年来学位制度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目前我国除培养了大批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外,还培养了一批博士研究生,现就我国最高学位层次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权情况,特向读者作一些简单介绍。一、全国招收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情况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从1982年开始,国务院已分四批,公布了全国中医、  相似文献   
4.
疏肝健脾法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老年病门诊常见病种之一,我们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该病5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例均经本院或外院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1~30年不等,平均11年。合并有胃窦炎者15例,十二指肠球部炎症者6例,小弯溃疡者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  相似文献   
5.
稳态医学观(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态对应人体的健康状态,它是一种可变的状态,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又是相对恒定、机体能够耐受的。它概括了机体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过程中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五脏系统的稳态是人体健康的内在依据,四时阴阳及社会的稳态是人体健康的外部条件,两者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自稳是人体的一种本能,是与机体自身矛盾及其克服机体与环境矛盾的斗争过程,自稳调节最终实现以五脏系统为核心的机体稳态,并达到与社会及四时阴阳的和谐统一。稳态观与整体恒动观、辨证论治一样也应视为中医学的基本特色、基本观点,它将对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医学以联系的观点强调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以运动的观点强调发展过程中的恒动性,以稳态的观点强调健康状态的维持靠的是动中求稳,在恒动中求得机体的稳态,并以此为基本观点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中青年中医学科带头人,关系到我国中医事业的兴衰。我院作为国家级中医科研单位,在努力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需要谋求新的建设与发展,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大胆选拔培养中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就成为进一步搞好我院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在学科带头人队伍中,我们认为,代表性和影响率较大的应是博士导师。因而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主要对象就应该是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因为他们受过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导师的精心培养,在他们身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8.
(接 2 0 0 1年 10期 )3 4 四时阴阳的稳态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是贯穿《内经》始末的。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密切相关。五脏系统的稳态一方面靠系统本身来维持 ,但同时又受到四时阴阳的影响 ,所以四时阴阳的稳态与否能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稳态。四时(五时 )春夏 (长夏 )秋冬化生出风暑湿燥寒五时主令之气 ,以促进生物的生、长、化、收、藏的发展。所谓四时的稳态亦即四时阴阳变化无过亢无不及 ,适宜万物生化的状态。四时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阴阳消长过程 ,使气候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同时五时五气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