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深入研究中草药对心肌的影响,我们曾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造成搏动节律失常、缺氧缺糖性损伤及免疫性损伤等细胞病理模型,并证实某些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在制造中毒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时,发现抗癌药丝裂霉素C对体外  相似文献   
2.
<正> 吸烟对人体具有多方面的危害,特别是能诱发肺癌,加重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因此,在宣传戒烟的同时,改造卷烟质量,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减轻或消除卷烟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蚌埠烟厂试制的丹参烟,经初步研究证实,有害化学物质含量减少,毒性减低。我们用冠状动脉结扎犬进行了实验,目的是:1、丹参烟与普通卷烟比较,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有  相似文献   
3.
野菊花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寻找治疗冠心病的有效中草药,在筛选野菊花、巴戟天、桃仁、肉苁蓉、五味子、党参、麦冬、冰片、小蓟、绣毛泡桐及淫羊藿等十余种中草药的过程中,发现野菊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我们用实验性犬心肌梗塞的心外膜心电图标测方法,进行了88次实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红参提取物Ⅱ-A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增加小白鼠耐密封缺氧和耐减压缺氧的能力,对抗大白鼠体外血栓形成和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本文报道用测定麻醉犬实验性心肌梗塞后心外膜电图ST段的变化及其他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方法证明:静脉注射小红参Ⅱ-A6、12、24毫升/公斤,对犬的缺血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心肌梗塞范围显著减少、心肌损伤程  相似文献   
5.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种子,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等作用。最近,我们实验研究证明:菟丝手提取物(CL-4)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影响。 实验犬分三组:(1)对照组(生理盐水1ml/kg)5只犬;(2)CL-4大剂量组(20mg/kg),5只犬。(3)CL-4小剂量组(10mg/kg),5只犬。各组给药(或生理盐水)前后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夹闭冠豚5分钟,并记录冠脉血流量、心外膜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进行自身给药前  相似文献   
6.
本室在筛选中草药过程中发现野菊花对实验性犬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证实野菊花提取物 CI-2可减小心肌梗塞范围、减轻心肌损伤程度,且具有调整心脏血流动力学等作用。迄今国内外对野菊花防治冠心病作用的研究尚少报道,我室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它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防治冠心病有效的药物。因此有必要对野菊花及其有效成分作进一步的研究。为在活的细胞水平研究药物对心肌细胞的直接保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方药对心、脑血管疾患,急慢性炎症,增生性疾病,免疫系统疾患等都有异病同治之功。皮质醇也能治疗多种疾病。故皮质醇与某些活血化瘀方药有不少相类似之处,这一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为此,我们观察了冠心Ⅱ号方与皮质醇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用巨噬细胞为代表,研究这两种药物怎样从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发生效应的。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室参照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一些方法,经过改进,建立了心肌耗氧量的连续测定与同歩描记新方法,能够反映出心肌氧代谢变化的峰值及维持时间等动态过程,且可与其它指标进行同步测量,互相比较,以准确反映出心肌氧代谢变化的全貌及其与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对应关系。实验证明,此方法具有操怍简单,节省 人力,测定准确,结果可靠,特別是可以连续描记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中少阴心经阳亡阴竭之证在临床表现有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疾患中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等病症。其中最突出的病症为阳衰阴竭、气虚血瘀、脉微欲绝等危重的血液循环障碍。中药复方“心脉灵”系由《伤寒论》张仲景治疗少阴证所设之“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经剂型改进而来的静脉注射液。通过初步临床观察认为该药有较好疗效。由于交感肾上腺系统在调节血液循环的功能中具有极为重要意义,我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冰水应激诱发大白鼠心肌小血管内血小板聚集及心肌损伤的病理模型,分组对照观察冠心Ⅱ号的药理作用。给药组及对照组各10只动物,配对实验。结果冠心Ⅱ号组10只动物中有3只出现心肌小血管内血小板聚集及心肌损伤,而对照组则全部动物均出现上述改变,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表明冠心Ⅱ号对应激状态下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及心肌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为活血化瘀方药防治急性心肌梗塞提供了初步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