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肾虚本质的研究中对肾阳虚患者的性腺轴功能了解尚少。为了解肾阳虚证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男性)功能,本文以血清睾酮(T)、雌二醇(E_2)、促黄体激素(LH)浓度以及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RH)兴奋试验为指标,对男性肾阳虚患者、老年人以及相应对照组作了系统检测,并结合以往工作探讨了肾阳虚证的可能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滋阴泻火药粗提物对糖类皮质激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滋阴泻火中药生地、知母、甘草对糖类皮质激素影响的实验,证明它们具有对皮质激素反馈抑制反应的拮抗作用。临床上对人的观察也得到类似结果。为探索上述中药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成份,分离获得了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的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3例重症肌无力52次免疫球蛋白测定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配对分析结果。发现患者血清IgG高于正常均数,以眼肌型最低,延髓肌及全身肌型较高,IgG随病程延长逐步降低,并呈负相关;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数低于对照组,亦与病程成负相关。认为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和IgG增高是本病的基本免疫异常;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可能与T细胞亚群的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补肾法防治哮喘长达20年的实践中,证实补肾法预防哮喘有远期疗效,并发现哮喘病人有潜在性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紊乱,而补肾法具有调整这一系统功能之作用。近5年,创制了温阳片(温补肾阳法)进一步对5批共284例具有明显季节性发作的哮喘病人作了疗效观察,并以3批共81例用小青龙汤冲剂或空白片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温阳片组获得63.4~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21例呼吸道易感者进行了缓解期的各种免疫功能测定和中医辨证分型,了解其分型与免疫的关系;并用益气温肾的益健糖浆防治本病,初步显示有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条件年龄不限,但必须是单纯性感冒易感者,无合并症,且在7~12月感冒好发季节里每月平均感冒1次以上。二、一般资料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26~68岁,其中40岁以上16例。病程短者1年,长者40余年,平均病程8.76年。三、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免疫学指标测定项目有自然玫瑰花瓣形成率(包括总花瓣Et、活性花瓣Ea),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蛋白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灌胃,建立动物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受抑模型;采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以及血浆皮质酮放射免疫测定等技术手段,从形态和功伯两方面,着重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研究补肾中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老年常见病,本病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从1972年至1981年,我们先后对8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老慢支)患者共522例开展温补肾阳法的防治。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及部分患者的五年远期随访,认为疗效可靠,能够重复而且远期疗效比较满意。在防治过程中,通过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甲状腺轴)与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观察,对于原理方面作了初步探讨。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一)一般情况:本文病例均按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选人。以1979年64例为例,男48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6岁:病程2~41年,平均12年。其余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探寻某些中药与激素同用时,能减少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而又不减弱其治疗效应的过程中,曾采用地塞米松(Dex)对血11羟昼夜节律的抑制试验,发现滋阴泻火药与温补肾阳药均有一定的对抗地塞米松对清晨皮质醇分泌高峰的抑制作用。现进一步采用短程(5天)接近于临床治疗剂量的地塞米松抑制试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与“肾阳虚”患者的甲状腺轴功能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人的甲状腺组织萎缩,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降低。本文通过老年人以及同病种同年龄的肾阳虚型与无特殊见证型各10例的甲状腺功能对比,发现肾阳虚型患者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似乎有提前衰老的表现。而温补肾阳法则可对此进行调节,改善甲状腺功能,具有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作用。现将研究过程陈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补肾益寿胶囊的抗应激作用和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吴周强(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519020)陈淑冰(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进修学院成都610041)胡国让沈自尹陈伟华吴波水张玲娟陈素珍(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脏象研究室上海2000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