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109例临床研究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名粉刺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是一种非细菌性感染的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乳腺良性疾病。临床以非周期性乳痛、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及乳晕部瘘管为特征。西医治疗多作单纯乳房切除或区段切除或导管切除,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较大的创伤,且有复发之虑。我们采用中医药内外合治,不仅手术简单、损伤范围小、痛苦少、疤痕小,治疗彻底,而且可完整保持乳房外形,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患者易于接受。自1986年8月-1996年9月共收治了109例,均取得较好疗…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药肛滴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通过对6例典型病例的回顾分析,观察中药肛滴在缓解癌性粘连性肠梗阻、缓解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提高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应用中医理论“通则不痛”之说,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中药肛滴治疗.认为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慢阻肺从脾论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可归于中医“咳嗽”、“喘证”、“痰饮”、“肺胀”等病的范畴,发作期以痰饮瘀血互结的标实证为主,缓解期以肺脾肾三脏虚衰的本虚证为主。其中脾虚在痰饮及瘀血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本病的发病及转归,慢阻肺早期和缓解期健脾益气治疗对预防发病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对慢阻肺与脾虚的关系探讨如下。1 脾虚是慢阻肺的易发体质1-1 脾为生痰之源《素问·经脉别论》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说明水谷之精气通过…  相似文献   
4.
骨折脱位后引起患肢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是骨伤科的常见病。自 1 988年 1月~ 1 999年 6月采用中药熏洗为主 ,配合中药内服和功能锻炼方法综合治疗 1 75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75例中 ,男性 98例 ,女性 77例 ;年龄最大 79岁 ,最小 5岁 ;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2个月 ;损伤部位 :上肢 99例 ,下肢 62例 ,关节脱位1 4例 ,其中脱位合并骨折 4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熏洗方法2 .1 .1 药物组成 白芷、吴萸、甘松、桂枝、伸筋草、松节、香樟木2 .1 .2 功能与适应症 功能活血化瘀 ,舒筋通络。适用于骨折脱位、四肢关节…  相似文献   
5.
孙丽娟 《中国针灸》2001,21(5):313-314
《针灸学》六版教材与五版、四版比较,有改进的一面,但也有不足之处。如“经络腧穴篇”里十二经脉的“是动”、“所生病”不应删去;“刺灸篇”中“水针疗法”的具体使用方法不够清楚;穴位埋线疗法不应删去,因其临床疗效好,常为中西药物所不及,治疗篇中有的不是针灸特色的病如肺痨、疔疮、水肿等可删去,而有的如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呃逆、面肌痉挛等可增附于相关的病症后。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王清任所创,是益气化瘀治法名方,后来为广大医家治疗中风病所采用。近年来随着对药理的深人研究和临床的反复探索,并对本方药物剂量灵活掌握和化裁,应用范围日趋广泛。现就其在骨伤科的应用综述如下。1治疗颅脑疾患江氏[1]对确诊为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住院患者47例,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并辨证分型治疗,另以47例为对照组,予高压氧舱及偶配少量西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16例,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32例。有效率均为100%,但两组治愈的平均天数对比,经统计学处理(P<0.001),有非常显著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异1^+治疗组和三苯氧胺治疗组,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外周血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抗子宫内膜抗体等变化情况。结果:内异症患者体内存在广泛的免疫紊乱,经过本法治疗后,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升高,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IL-2降低,52.88%的患者EmA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斌 《中医研究》2000,13(1):57-60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检查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又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的发病亦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各地医家运用中医中药理论,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在本病的临床治疗应用研究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辨证分型论治 辨证分型论治是中…  相似文献   
9.
克咳胶囊(又名止嗽立效胶囊),是贵州省益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制剂(黔卫药准字[1996)第101377号)。功效止咳、化痰、平喘。主治各型咳嗽、顽固性久咳以及痰多、喘息气短。1996年8~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五家上海市级医院对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兹报告如下。一、一股资料1.临床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一肺科医院。2.病例来源上述临床单位的呼吸病专科门诊就诊者或病房住院者。每家医院各观察30例,共计150例。其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益心气、通心窍、滋阴、活血四种不同治则的中药,对小鼠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的改善研究,来比较筛选较为有效的中医治疗记忆障碍的方法。获得性记忆障碍模型采用氢溴酸东莨菪碱法,行为测试采用跳台法和避暗法,同时设立正常、模型、西药(尼莫地平)组进行对照。结果短时记忆测定,模型组跳台及避暗反应错误次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各用药组5分钟错误次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跳台法中通窍组与西药对照组、滋阴、活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P<0.05、P<0.05、P<0.01。结论:各用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鼠的记忆力,其中通窍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