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肌皮瓣的临床应用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不同原因所致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男36例,女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6岁;皮瓣最大面积17.0cm×15.0cm,最小6.0cm×5.0cm,其中12例皮瓣面积在10.0cm×10.0cm以上;6例设计为肌皮瓣(腓肠肌外侧头),肌瓣最大为10.0cm×7.0cm×2.0cm,最小为6.0cm×5.0cm×1.0cm。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皆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瓣肿胀,暗道较明道者明显。2例大皮瓣经行小隐静脉远端结扎仍出现肿胀、色暗,皮瓣近侧1/3坏死。皮瓣边缘坏死3例,换药治愈。部分坏死需行植皮者3例。36例术后伤口I期愈合,骨外露软件组织缺损覆盖修复满意,6例II期愈合,其中糖尿病,地中海贫血各一例。结论:(1)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下1/3及足踝部缺损创面,极有临床实用价值;(2)设计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填充感染创腔是可行的;(3)但对其皮瓣及所携带的肌瓣究竟切取多大面积是安全的、肌瓣的血运机理以及远端蒂筋膜皮瓣中小隐静脉干是否结扎,何处结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性肘关节骨折脱位7例,其中三联征损伤5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1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类: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1例。7例均采取了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予钢板或Herbert钉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根据骨折类型予缝线或克氏针或钢板螺钉内固定,并修复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外固定3周,3周后拆除石膏改用肘关节可活动铰链支具辅助锻炼。结果:7例均获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较满意,肘关节稳定,无疼痛。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3例,可1例。结论:老年性肘关节骨折脱位骨质疏松,骨量低下,术中难以稳定内固定,经辅助外固定可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形臂X线引导下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引起的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的下腰痛患者60例,年龄39~73岁,平均61.9岁;病史6~120个月,平均18.9个月。将患者分为两组,30例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针刀组),30例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治疗(局封组),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6周进行JO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9);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且局封组的改善率优于针刀组,其中针刀组(58.73±18.20)%,局封组(71.10±22.19)%;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9),两组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针刀组(50.09±19.33)%,局封组(48.70±18.36)%);治疗26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针刀组的改善率优于局封组,其中针刀组(48.56±28.24)%,局封组(15.62±11.23)%。结论: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比腰椎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具有更远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显微镜下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显微镜辅助下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2~71岁,平均51.5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2.5个月。手术操作:在显微镜下应用高速磨钻等工具进行减压操作,脊髓充分减压后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加内固定。对手术前后JOA颈椎病评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疗效。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个月。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提高,JOA评分由术前9.26±1.72增加至术后的13.64±1.38(t=2.452,P=0.000)。根据JOA评分评定疗效:优12例,良7例,一般2例。结论: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具有操作精细、减压充分等优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探讨铆钉辅助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49例膝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铆钉辅助双枚空心钉治疗,其中男14例,女17例;年龄38~51岁,平均(40.6±5.1)岁;Meyers 2型23例,Meyers 3型8例;低能量损伤5例,高能量损伤26例。对照组18例,采用双枚空心钉治疗,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36~52岁,平均(41.6±4.7)岁;Meyers 2型14例,Meyers 3型4例;低能量损伤2例,高能量损伤1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末次的AK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49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2个月。治疗组患者术后未出现骨折块移位及内固定失败;AKS评分系统中疼痛48.1±1.5,活动度21.3±2.7,稳定性20.9±2.5,行走能力47.3±1.9,上下楼梯能力43.4±2.1,总分190.7±2.9。对照组2例术后出现骨折块移位,1例出现退钉;AKS评分中疼痛40.1±2.2,活动度20.1±0.2,稳定性18.1±3.2,行走能力46.3±1.7,上下楼梯能力40.2±1.3,总分180.2±1.4。以上指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铆钉辅助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复位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等优点,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应用明胶海绵预防Kümmell病患者椎体前壁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13例临床诊断为Kümmell病的患者,予以行PKP术治疗,同时术中应用明胶海绵置入椎体前壁处预防骨水泥渗漏,其中男3例,女10例,年龄(73.84±8.44)岁。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胸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X线观察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31±0.83)分、(2.92±1.13)分、(1.69±1.11)分,治疗后1 d、3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ODI分别是(71.08±9.46)%、(17.85±7.82)%,治疗后3个月的ODI较治疗前改善(P0.05),患者术后胸腰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X线片示椎体前壁无骨水泥渗漏。结论:明胶海绵可预防Kümmell病椎体前壁骨水泥的渗漏,降低椎体前方主动脉等软组织的热损伤和机械损伤风险,不影响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和胸腰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尽管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前外侧稳定结构的稳定作用许多年前就已被认识到。但大多术者在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时并没有将前外侧结构考虑进去。虽然对前交韧带进行解剖单束或解剖双束重建可明显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但仍有部分患者残留前后和旋转不稳。由此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前外侧结构,特别是前外侧韧带。目前对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前交叉韧带联合前外侧韧带重建术缺少统一标准,运用何种技术重建也缺乏循证医学支持,期待以后更多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9.
宋红浦  陆建伟  刘宏  张春 《中国骨伤》2012,25(4):313-316
目的:探讨两种微创技术即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经皮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10年4月,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21~58岁,平均为36.4岁;分别采用内窥镜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组24例),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B组20例),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C组32例)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的临床及影像学各项指标。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年。术后1年取内固定,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松动断裂。A、B两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伤口疼痛VAS评分方面均优于C组(P<0.05),但手术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组的后凸Cobb角、损伤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够达到复位、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骨保护素对兔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组织形态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骨保护素组行左侧膝关节前十字韧带离断术,术后4周于左膝关节腔内注射骨保护素溶液0.1 ml,每周注射5次,共注射8周;磷酸盐缓冲液组于前十字韧带离断术后4周注射等剂量磷酸盐缓冲液;假手术组显露前十字韧带后缝合切口.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左膝关节标本,行大体形态学Pelletier评分,切片番红染色后行Mankin软骨评分并测量软骨厚度.结果 大体观察骨保护素组股骨髁软骨评分(1.80±0.89)分,胫骨平台软骨评分(1.80±0.77)分,均低于磷酸盐缓冲液组[分别为(3.10±0.97)、(3.20±0.77)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骨保护素组的软骨结构(2.65±0.88)分、软骨细胞(1.35±0.71)分、番红染色(1.83±0.83)分、潮线完整性(0.30±0.47)分及Mankin软骨评分总分(6.13±1.97)分,均低于磷酸盐缓冲液组[分别为(4.52±1.09)、(1.85±0.63)、(2.80±0.75)、(0.65±0.49)、(9.83±1.98)分].骨保护素组Mankin评分总分高于假手术组,但四个分项评分与假手术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保护素组软骨厚度(371.84±38.94)μm,大于磷酸盐缓冲液组(255.09±74.82)μm,小于假手术组(404.68±15.9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保护素对关节软骨具有保护效应,可延缓骨关节炎进展.保护效应表现为减轻滑膜炎症反应、减少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及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软骨厚度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