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民  王钢  陈滨  汪群立 《中国骨伤》2004,17(6):337-339
目的:探讨新鲜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78例,平均34.4岁(20~48岁)。其中头下型24例,经颈型34例,基底型20例,均用3根折断加压螺纹钉固定。同时分别联合应用股方肌、缝匠肌肌骨瓣或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3年4个月。结果:6例复位不良,其中5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共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力求早期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带肌蒂或血管蒂的髂骨瓣植入可以改善局部的血运,良好的骨折复位、早活动晚负重.有利于降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骨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
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的大鼠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合理的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前入路,将C6神经根从脊髓上撕脱,咬除同侧C5椎体下外部分,显露脊髓;切断肌皮神经,切取长约30mm尺神经桥接肌皮神经与脊髓间的缺损,并将神经近端植入脊髓。术后观察手术侧前后肢的一般情况;6个月后,观察神经的解剖与组织学的连续性。结果:大鼠存活良好,手术侧前肢无坏死、溃疡、脱落,后肢无瘫痪;从脊髓到肱二头肌,神经的连续性完整;组织学检查见桥接神经段内有神经纤维再生。结论:该模型显露脊髓和切取桥接用神经方便,再植位置准确,便于直接观察神经根再植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的脊髓损伤并发症,较好模拟了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前根的回植。  相似文献   
3.
可靠而安全的软骨种子细胞来源是保证软骨组织工程持续深入研究的前提。本介绍了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培养和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h检测血浆和伤道骨骼肌中TNF-α含量。结果 (1)伤道骨骼肌中TNF-α含量较血浆中明显升高(P<0.05);(2)常温常湿创伤组TNF-α 4h开始升高,14h达高峰;(3)高温高湿创伤后1h升高,10h达到高峰,其峰值显著高于常温常湿组(P<0.05);(4)热习服组TNF-α变化基本和高温高温组一致,只是升高幅度较低(P<0.05)。结论 (1)TNF-α参与了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2)预示着TNF-α是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病程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与钙磷陶瓷(BGC)复合后形成骨组织的生物学机制,为形成组织工程化新生骨组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BMSC与BGC复合植入动物体内后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观察其成骨过程。结果 一定浓度的BMSC与BGC复合植入动物体内可产生成熟新生骨组织,其成骨过程与局部血运、材料孔隙、孔径有关。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可以形成新生骨组织,为进一步研究组织工程化新生组织的体内移植手段和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相似文献   
6.
一期皮瓣转移或移植术修复组织缺损已经被证实具有多种优点[1]。2001年10月我科收治1例罕见的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儿童患者,急诊皮瓣移植修复取得成功。1 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左上肢棉花机压砸伤8 h急诊入院。查:血压10/4.8 kpa,心率120次/min,Hb10.8 g/L。左上肢屈侧自肱骨中段到腕关节皮肤缺损达45 cm×15 cm,左肱二头肌腱断裂,肘窝组织大部分缺失,左尺桡骨自桡骨颈平面以下屈侧全长外露,屈肌群仅剩环、小指屈指深肌及尺侧腕屈肌存在,尺神经血管鞘外露,尺动脉博动弱,中、环小指毛细血管反应微弱存在。2 治疗抗休克…  相似文献   
7.
生物降解材料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降解材料从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可在体内降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故被作为一种内固定材料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加工工艺的改进,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接骨板在力学特性上有了显的提高,在临床骨科中正被逐渐应用于关节内骨折和非承载骨骨折的固定,但仍不能单独用于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固定。目前,可吸收材料制品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非感染性异物反应的发生。本综述主要介绍了生物降解材料近几年来在生物特性和临床应用上最新的进展,并展望了其今后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儿童手外伤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一旦临床医生急诊处理不当,可使患儿手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本科自1998年10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急诊手外伤患儿169例,由于将显微外科技术较好地应用于治疗过程,使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在诊治1例右前臂热压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肢体浅静脉移植桥接受区血管与移植皮瓣的血管手术时,发现其在早期输液治疗时,并发肢体浅静脉炎而导致浅静脉广泛性狭窄,险些造成手术失败。现报告如下,希望引起医护人员重视。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右前臂热压伤术后1个月外院转入。查体:右前臂桡掌侧有一20cm×10cm的纵行皮肤缺损,桡骨部分外露,前臂浅屈肌腱干燥坏死,尺动脉搏动存在,桡动静脉已结扎,X线片未见尺、桡骨骨折。患者在基层医院治疗期间行2次清创手术及对症抗感染治疗。诊断:右前臂热压伤术后皮肤缺损伴局部骨外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聚乳酸(PLA)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体外成骨的过程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BMSC传代细胞分别与PLA进行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及其与生物材料附着情况,检测BMSC的增殖能力、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结果 BMSC可以在PLA表面贴附,PLA对BMSc的增殖及功能表现无明显影响。结论PLA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作为BMSc的载体用于骨组织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