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一高致残的并发症,本研究通过大鼠模型,同时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探索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方式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 将SD大鼠用随机数表随机分为3组,雌雄对半,模型组:每周2次大鼠后腿肌注甲基强龙20 mg/kg,共6周,EPO组:每日腹腔内加用500 U/kg EPO;阴性对照组: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12周后取股骨颈行组织学(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结果 组织学:模型组较EPO组可见骨小梁明显稀疏、断裂、形态不规则,部分胞核皱缩、溶解、消失;免疫组化结果:PECAM-1表达阴性对照组最高,EPO次之,模型组最低(雄性大鼠:F=45.776,雌性大鼠:F=23.850,P<0.01,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 T3法)。Western Blot结果:EPO组较模型组VEGF和PCNA高表达(PCNA:F=6.857,VEGF:F=7.025,P<0.05,组间比较LSD法),而EPO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同时性注射EPO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2.
骨韧带样纤维瘤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嘉锴  庞清江 《中国骨伤》2013,26(8):696-699
目的:探讨骨韧带样纤维瘤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15例骨韧带样纤维瘤患者,男4例,女11例;年龄18~64岁,平均39岁。部位分别是股骨上段4例、股骨下段3例、胫骨下段2例、肱骨上段1例、肱骨下段1例、肩胛骨1例、耻骨支1例、髂骨1例、胸骨柄1例。15例中1例行单纯病灶内刮除,14例按手术方式分两组,广泛切除组(7例),扩大刮除加灭活组(7例)。观察术后复发情况,采用Enneking功能评分对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132个月,平均56个月。未发现转移。复发2例,1例为单纯病灶内刮除,1例为广泛切除组,复发率13.3%(2/15)。根据Enneking功能评估标准,广泛切除组术后(21.6±3.8)分,扩大刮除加灭活(28.3±1.3)分。广泛切除组优2例,良5例;扩大刮除加灭活组优7例。结论:扩大刮除加灭活手术较广泛切除组功能恢复更好,在重建较为困难的特殊部位建议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3.
王伟斌  庞清江 《临床骨科杂志》2013,16(3):278-279,282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16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37个月。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64~94(89.1±4.5)分;Constant评分为53~95(85.7±7.2)分;VAS评分为0~5(2.7±0.6)。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为90°~150°(128.1°±8.4°),外展为50°~120°(85°±10.5°),外旋为30°~40°(35.0°±2.3°),内旋为L2~T10水平。患者对于疼痛的满意度为93.8%(15/16),功能恢复的满意度为87.5%(14/16)。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良好的手术时机,规范缜密的手术计划及操作,术后长期、完善的康复治疗,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丽君  杨爱玲  余霄  陈燕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17-1018
目的 总结“一站式服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体化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2年6月在我院骨科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下治疗的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在“一站式服务”模式治疗前后配合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症状进行JOA评分.结果 175例患者出院时显效98例(56.0%),有效56例(32.0%),总有效率88.0%,平均JOA评分为12.4分(7~15分).术后6个月,共有121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显效96例(79.3%),有效25例(20.7%),总有效率100%,平均JOA评分为14.0分(12~15分).结论 “一站式服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针对不同患者实施规范的个体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腰神经根病致背根神经节受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根受压后对背根神经节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 50只。参照 Kawakami方法 ,显露左侧 L4~ 6神经根及背根神经节 ,用 4/0肠线于背根神经节头侧端结扎神经根两道打两个结 ,线与神经根相距 3 mm;自身右侧神经根为对照。术后 1、2、4、8和 1 2周 ,分别取 L4~ 6脊髓节段标本 ,依 Gomori法检测抗氟化物酸性磷酸酶 (FRAP)活性 ,并用图像分析。 结果 实验侧术后 4周 ,脊髓后角 FRAP含量开始降低 ,在所观察的 1 2周内 FRAP随时间延长 ,其含量降低 ,与对照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 结论 腰神经根慢性受压对背根神经节有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解剖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20例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解剖颈骨折患者中,手法复位成功外展架固定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5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2例。结果20例均获随访,时间7~22个月。手法复位成功外展架固定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切开复位锁定解剖钢板固定、术后外展架固定15例中,12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3例肩关节功能轻度受限;2例肱骨头置换术者肩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解剖颈骨折,若无手术禁忌,宜采用切开复位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外展架固定,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正常情况下切口局部皮温变化规律,为鉴别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有无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8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各时间段双膝关节皮温的监测并统计分析。结果获随访60例,时间48~56周。初次全膝置换术后患侧膝关节切口局部皮温升高,双侧皮温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双膝平均皮温差:术后第3天为(2.9±0.9)℃,第6天为(2.7±0.8)℃,第9天为(2.6±0.8)℃,第12天为(2.5±0.7)℃,第4周为(2.3±0.7)℃,第12周为(1.8±0.7)℃,第24周为(1.2±0.6)℃,第36周为(0.5±0.3)℃,第48周为0.0℃。结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正常情况下患侧膝关节皮温较对侧会升高。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侧的温差会逐渐降低,至术后36周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周患侧皮温一般恢复正常。若手术区皮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引起重视,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单极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MasonⅢ、Ⅳ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应用人工桡骨头假体进行置换并观察疗效。结果 15例均获随访,时间6~30个月。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9例,良5例,可1例。无感染发生。结论桡骨头在稳定肘关节及上尺桡关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桡骨头骨折如不能修复,假体置换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43例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波  庞清江  章海均  袁义 《中国骨伤》2011,24(12):982-986
目的:探讨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43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部位、病程、化疗前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术前化疗、En-neking分期、手术方式及远处转移情况等9项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检验行多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与骨肉瘤患者3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采用精确概率Fisher检验研究化疗疗效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43例均获随访,28例存活,15例死亡,生存时间6~65个月,平均39.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3年总生存率65.1%。单因素分析显示,骨肉瘤预后与部位(P=0.010)、Enneking分期(P=0.002)、手术方式(P=0.000)、远处转移(P=0.002)有相关性;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nneking分期(P=0.028)、手术方式(P=0.001)及远处转移(P=0.007)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Fisher精确检验显示,尽管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对预后影响不明显,但是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好坏是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07)。结论:骨肉瘤预后与En-neking分期、手术方式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及充分切除肿瘤是提高骨肉瘤预后可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不同锁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并探讨锁骨近端骨折的分型。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24例移位型锁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28~66岁;其中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4例。骨折Edinburgh分型,1B1型14例,1B2型10例。根据不同骨折分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进行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前后移位差异、骨折愈合时间及Rockwood评分结果。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无感染、复位丢失情况发生,有3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效断裂退钉情况,取出内固定装置。手术时间30~65 min,失血量15~40 ml。无重要神经血管脏器损伤。影像学愈合时间3~6个月。末次随访Rockwood功能评分(13.50±1.86)分,疼痛(2.57±0.50)分、活动范围(2.78±0.41)分、肌肉强度(2.93±0.28)分、日常活动受限(2.85±0.35)分、主观结果(2.63±0.61)分,其中优20例,良3例,可1例。结论:锁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发生率较低的骨折类型,针对不同的骨折分型可对应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及治疗方式,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